笔别出锋颖,颇负盛名。此外,他也是藏书大家,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康熙帝对江南汉族文士的态度,保护、营救了一批汉族知识分子,以自身的努力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满汉民族的融合。
纳兰揆叙明珠二子,翰林院学士、掌院学士、礼部侍郎、左都御史等职。生于康熙十三年(1674年),比纳兰性德小十九岁。 在仕途较为顺畅。着有《益戒堂集》十六卷、《鸡肋集》一卷、《隙光亭杂识》六卷、《后识》六卷;辑《历朝闺雅》十二卷,均为罕传本。惟铁保纂《熙朝雅颂集》载其古近体诗共69首(古体诗16首,近体诗53首)流传较广。
在康熙晚年的诸王夺嫡中,纳兰揆叙站错了队伍,他与八阿哥胤禩关系密切。康熙四十五年,太子胤礽被废,揆叙与领侍卫内大臣、议政大臣阿灵阿等暗中与诸大臣牵线,拥立胤禩。
但康熙帝最终复立胤礽以平衡政局。胤礽复立后,胤禩仍不死心,以揆叙、阿灵阿为首的八爷党成员又屡攻太子,最终导致胤礽二次被废。
纳兰揆叙于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卒,享年四十四岁,谥文端。雍正继位后,算起旧账,下旨革去了揆叙所有的官职和名誉,还下令将揆叙的墓碑改镌“不忠不孝阴险柔佞揆叙之墓”。直到乾隆时期,揆叙的后人向乾隆帝上奏诉苦,乾隆才下旨又重新改了过来。
纳兰揆方是纳兰明珠第三子。起初以佐领、侍卫之职入仕。在仕途发展中,担任过一定职务。
纳兰揆方娶了礼亲王代善曾孙和硕康亲王杰书第八女,成为驸马爷,其礼遇与公爵同。这种与皇族的联姻关系,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纳兰家族的地位与影响力,也反映出当时纳兰家族在清朝的地位以及家族间的政治关联。
揆方夫妻双双相继而亡后,留有二子,经康熙命均过继给纳兰揆叙夫妇,并改名纳兰永寿、纳兰永福。其中,纳兰永寿有六个女儿,其一女嫁给了乾隆朝的大学士傅恒,还有一位在乾隆六年被乾隆帝选入后宫,即舒妃叶赫那拉氏。
纳兰永福与皇九子允禟之女三格格成婚,官至内务府总管,后任盛京户部侍郎,直至乾隆四年。他的后代在清朝的政治、婚姻等方面都有一定的表现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