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在市集摆摊不是跟现代摆路边摊那样,想摆就摆,是要去县衙登记在案。确认卖什么,摊位租多久,想摆在什么位置,等审核通过,交了钱才能开办。
第二天一大早苏北和苏东就来到县衙,苏北还是第一次见到正经的古代官衙。村里大多数人家都是修的土房子,条件差的甚至只能住茅草屋,能住得起砖修的房子只有那么一两户。
看起来虽然不是跟电视剧里面一样雕梁画栋,色彩丰富,更多是一种朴素的沉稳美。
二人跟门口的衙役说明来由后,悄悄将一串铜钱塞到衙役手里。这也是下面的规矩,拿钱办事,没必要因为一点钱被小人拦路。
衙役嘴上说客气,手却悄悄掂了掂重量,不轻。怎么也有个百来文,相当于小一周的工资,开心将钱收入袖中。
拿钱办事的衙役自然是开开心心的在前领路,直接一条龙服务,将二人带去给主簿办工那处。没有像其他人自己在这里瞎转找不着地方,白白耽误功夫。
衙役将二人带到此处就离开,回门口执行公务,顺便看能不能运气好再捞一笔。
苏北见门虽然开着,但听不见声,也不见人。轻轻敲了一下门,将自己的家门和来由报了一遍。
“进。”屋内传出一爽朗的青年人的声音。
二人踏进屋内,见到今日的目标-主簿大人。
这个朝代民风自由,还未形成动不动就跪拜的尊卑有别的繁褥礼节,苏家兄弟向主簿双手作揖,弯腰行礼。
“主簿大人。”苏北大致的看了眼对面得人,整个人透着文人的气质,大气而优雅,一股子有底蕴的感觉。
“你兄弟二人可要开何店,做什么营生?”
其实问话整理资料这些是由他的副手干的,但今日凑巧有事休沐,只能自己上了。
李净元不是本地人士,本家在那个地方也算是数一数二的大户人家,加上这在外游历的几年,也算是见多识广。
看了看兄弟二人,心中却有些惊讶,哥哥一看就是老实的庄稼人,黝黑壮实,只是这弟弟,细皮嫩肉的,一股子文弱之气,看着像落魄的大家公子,光从外貌来看,着实不像亲兄弟。
“禀大人,做一些吃食小买卖。”苏北如实答道。
“你二人可是亲兄弟?”李净元按惯例问道,并不是单纯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这都是要登记在案的,要明确两人的关系,到时候出了问题可是都要负责的。
“是的大人。”苏北并不意外,毕竟这也太明显了,要是不问才奇怪。
“他是我亲弟弟。”苏东也接着回答,他觉得自家弟弟长得多俊,就是比自己小了一些, 长大了肯定跟自己一样强壮。
这显然忽视了苏湳,毕竟他都二十几了,也没长成苏东这副魁梧的身材。
李净元觉着兄弟二人有趣,苏北说的经营方式更是新颖,有意和二人
多聊了几句。
苏北见对方也是豁达之人,值得结交,有一份关系在总是好的,在看出主簿大人感兴趣后,将自己的想法大概介绍了一下。
“到时候开张,大人有空的话可以来尝尝。”苏北之前也在路边的摊贩吃过饭,但是味道都很平淡,不能将食材本身的味道完全表达出来,自家色香味俱全的美食到时候一定会引起关注。
“大人,我弟弟做的那个可好吃了,光闻着味儿我都能吃三碗饭。”苏东很少说话,只在必要时负责夸弟弟。
苏北对自己家弟控哥哥没办法,只能对大人不好意思的笑笑。
李净元并不介意苏东说话直接,反而很喜欢跟这样的人相处,不费什么心思,从他的话中能感受得到兄长对幼弟的爱护之情。
“若是不出意外的话,后天执照就能下来,你们回家好好准备。”李净元并没有将苏东说的话美食当真,毕竟他吃过的山珍海味数不胜数,只当一句玩笑。
苏北听到这话就知道执照的事八九不离十了,弯腰作揖道辞。
苏北和苏东出门拐弯去了集市,要准备之后开张的工具,锅的话要要重新打一个,现在用的都是半圆形的铁锅,做麻辣烫的话还是直筒的锅比较方便,可以直接把漏勺挂在锅边煮好几份。
还要买几个大漏勺,也是要圆筒行的,到时候直接将顾客选的菜装进去煮。还要买碗筷,穿菜的竹签子,装菜的篮子。
苏北将要买的东西统计出来跟苏东沟通,毕竟预算有限,自己对这里的物价也不特别熟悉,怕买了高价。
苏东听完后,大致分了类,竹签,篮子,漏勺都可以在村里买,村里人农闲时会编一些来卖,补贴家用。
锅的话只能去铁铺定做,市集上没有筒子形的锅。肉需要新鲜的,得等确定哪天开张后再买,蔬菜可以自家供,没有的再去村民那里买,既便宜也能帮助到同村的。
苏北没想到自家五大三粗的哥哥遇到事这么有逻辑,真的是满满的安全感。
“那就照大哥说的办。”苏北想了一下,觉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