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老板悻悻的把那个簪花给林轩看。
虽然不懂古董,但是簪花林轩还是懂的。
明朝很多画像上,男人耳朵边或者帽子两边,都会有一朵簪花。
这是一种男性首饰。
明代的人画水浒一百零八将,就很喜欢在这些猛男的耳朵上画一朵花。
当然了,那个时代的穷人,用的就是真花。
有钱人,用的就是金银制品,有些还有宝石。
比如这一朵,就用的是玳瑁。
一种名贵的有机宝石。
林轩看了一下,王若雅低声:“出二十五万。”
林轩:“二十五万,另外我再选两个搭头,银制品。”
赵老板:“没问题。”
完成交易,林轩才走出了这家店。
这种局对于林轩是没有用的。
对于很多普通玩儿收藏的人来说,汝窑底款瓷片,可能是遇到了必定要出手的超级藏品。
但是对于林轩来说,网上买两个仿宋款,然后生产时间改成宋代,就是真正的宋汝窑瓷了。
根本没必要做这个事情。
更关键的是,汝窑瓷,发现的很少。
这东西拿出来,反而是给自己惹麻烦。
赚钱方式多得是,汝窑是林轩不想去碰的一种东西。
林轩:“我本来准备出四十万的,你一提醒,我少花了十五万啊。”
王若雅:“哈哈,看了一场大戏,这演技可比什么吴签什么的好多了。”
林轩从兜里摸出之前的藏扣:“这个给你吧,算是你帮我的报酬。”
王若雅疑惑:“明代藏扣?什么时候买的?我怎么不知道?”
林轩乐呵:“刚刚进入市场的时候啊。”
王若雅回想了一下,愣了一下:“比试的时候?”
“那……比试是我输了。”
王若雅找到了五件真东西没错,但是四枚钱币是同一个摊子买的同样的东西,而林轩找到了五件不同的真东西。
所以,王若雅明白,刚刚林轩没拿出这东西来,只是不想赢而已。
林轩:“都是运气,没有输赢,走,再去逛逛回去了。”
两个人走过一条街,看到一对年轻的姐弟,摆了一个地摊。
地摊上没有别的东西,只有两个木盒,里面放着两件很漂亮的瓶子。
林轩来了兴致:“走,去看看。”
这摊子也有人围着。
几个人正在讨论。
“小姑娘,你这个是什么年代的?”
“现代的。”小姑娘很直接。
询问的人:“哟,居然承认是工艺品,那多少钱啊?”
那个小男孩儿指着大瓶子:“这个二十六万,小的这个二十万。”
一群人傻眼了。
现代工艺品,卖这么贵?
你还不如号称是古董呢。
“这么贵?”
而王若雅却被吸引了:“颜色好正的鸡油黄!”
几个人警惕起来,一个中年人:“不会是托儿吧?”
王若雅瞥了几个人一眼:“你们才是托儿呢,这东西的来路都看不出来,还玩儿什么古董。”
中年人:“那你倒是说到说到,这东西有什么来路?”
王若雅:“这个叫做正黄大彩鸡油黄琉璃彩瓶。”
“鸡油黄的瓷器很常见,但是琉璃瓶特别稀有。”
“因为正黄古代是皇室专用,只在乾隆朝有做过,传世的一共有三尊。”
“后来的仿制品颜色都非常差劲。”
“大概是几年前,齐鲁有一位姓孙的琉璃彩大师,成功制作了一批正黄色鸡油黄琉璃瓶。”
“这东西光是原材料,平摊下来就得十万左右。”
“因为制作太贵,作为现代工艺品价值、价格却都超过大多数古董。”
“所以这种东西很少制作,现在存世的现代工艺品也不超过二十件。”
“其中有十一件现在都放在故宫。”
“可惜了。”
王若雅:“我不收藏瓷器的,要是是正黄鸡油黄的首饰盒,我一定会拿下。”
王若雅虽然有钱,但能看得出来,不是一个乱花钱的主儿。
不需要的东西,一概不买。
从她的裙子还要洗干净继续穿,就能看出不是那种铺张浪费的富二代。
林轩:“你的意思是,这种仿制品和乾隆朝的一模一样,完美复制?”
“对。”
看摊的女孩儿:“的确是这样。”
围观的人神情难定,有些人听了之后起了兴趣想要。
但又怕是做局被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