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条件。影响航空运输的另一个因素,就是所使用的飞机航程短——平均约805~966千米;这也就是要在沙漠和丛林地区建立偏僻机场的原因。对于人口发达地区之间的长距离来说,这种飞机简直是飞不过来的。
到刃年代初期,开始出现现代应力蒙皮全金属多发单翼、运输机。这种飞机还装有可以收放的起落架、襟翼、变距螺旋桨、自动驾驶仪和盲目飞行仪表。这就使航空运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而使它同铁路、公路和水上运输一样,成为一种正规的运输工具。在同一时间,除冰和防冰设备也开始成为飞机的标准设备。
航空运输已经成为一种广泛使用比较安全的运输工具。在某些情况下,也是比较经济的。但是,在定期性方面,气象仍然是一个主要障碍。迫切需要解决在能见度低或云底高度低的条件下着陆的方法问题。德国对这个问题提出了许多设想,终于在30年代,有限地使用了洛伧茨波束引导着陆系统。这种系统逐渐发展成为现在广泛应用的仪表着陆系统。这种着陆系统与自动驾驶仪配合,可以实现自动着陆。
30年代,美国已经研制出了一种导航系统。然而,欧洲在战前并没有采用。利用这种系统,飞机将沿着形成航路的波束通道,从一个无线电信标飞向另一个无线电信标。这种系统逐渐发展成现在的标准导航设备——无线电信标系统。
20~30年代的航空公司,是一些只有不太适用的飞机和少数外部辅助设备的原始机构,这些航空公司利用了战时航空事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到1945年,便发展成为一种高度复杂的运输系统。但是,如果没有早期各航空公司不断摸索的成果,就不可能有现在这种庞大的航线系统。这种航线系统,苎许多地区,已经成为主要的运输工具,例如,横越北大西洋的空中旅客比海上旅客一年要多几百万人。
活塞式发动机已经让位给燃气涡轮发动机;原始的无线电设备已经发展成为惯性导航系统;草坪机场已经发展成为具有混凝土跑道、仪表着陆系统和高级照明系统的大型机场:乘务员和刀部已经被座舱服务组、丰富的膳食供应部和包括电影在内的空中文娱活动所取代。
今天的旅客可以在12200米的高度上,坐在温暖的增压座舱内看着电影,以966千米/时的速度旅行。他们很难想象早期旅客们的飞行条件。这是由于航空运输的发展,已经使他们从直接参与者变成纯粹的旁观者了。这种进步有好的一面,也有不足之处——飞行将再也不会使人们具有40年前那种令人振奋的感受了。
现代民航班机的诞生
现代运输机可以说问世于1933年2月8日。这一天,波音公司一架全灰色的247原型机载着10名乘客,在***州的西雅图进行了首次试飞。波音247是一种悬臂式下单翼飞机,装有两台普拉特·惠特尼公司生产的4095千瓦气冷星型发动机,发动机上带有整流罩。波音247为全金属结构,装有单垂尾和方向舵,主起落架为可收放式。
在波音247问世之前,世界各国航空公司所使用的客机可谓种类繁多,包括各种双翼机、上单翼和下单翼飞机。这些飞机多为木制结构,罩以蒙布,但也有一些为全金属结构。福克单翼机采用了金属机身结构,外罩蒙布,机翼为木制悬臂式,但起落架不能收起。容克斯单翼机为全金属结构,但承载的飞机蒙皮却是皱纹式的,起落架也同样不能收起。在美国,尽管福特公司的“三发”式运输机对发展航空运输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但它采用的却是福克飞机的布局和容克斯飞机的结构。
因此说,波音247完全摆脱了旧时的束缚;它所代表的一代新型运输机是早期飞机所不能比拟的。该机的巡航速度为250千米/时,航程780千米,实用升限5600米。
当时环球航空公司急于购买波音247,但波音公司不能按时交货,因此,环球航空公司希望有一种新型飞机(设想装3台发动机)并提出指标,拟与波音247竞争。道格拉斯公司决定满足环球航空公司的要求,设计了DC—1。该机的布局与波音247相似,但性能有所提高,更重要的是,其翼梁经地板上穿过,对客舱毫无影响。
1933年7月1日,DC—1首次飞行。1934年2月交付环球航空公司使用,交付时,带有邮件的DC—1由洛杉矶飞往纽约,创造了13小时4分钟的飞行记录。环球航空公司后又定购了28架改进型DC—2,该型号可载客14人,1934年7月投入使用,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客运飞机。DC—2型飞机一开始就装有变距螺旋桨,从而大大地提高了该机的性能,其单发性能超过了以往任何一种双发飞机。
1934年10月,一架荷兰皇家航空公司的DC—2参加了英国——澳大利亚航空比赛,并在“越野”组的比赛中获胜,它抵达墨尔本的时间只比速度竞赛的获胜者、专门设计的比赛飞机“彗星”晚几个小时。这次胜利,加之DC—2在美国航运服务中所显示的突出性能,使这种飞机赢得了一些国外订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