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宁,表字安期,乃是东海郡郯县人士(也就是如今山东省的郯城县)。m.mankewenxue.cc在东晋时期,他可是声名远扬的大臣呢。其父亲名为徐澄,而徐宁自己也曾担任过晋朝太子的洗马一职。
话说这徐宁啊,自小就颇有知名度,年纪轻轻便出任了舆县的县令。当时,廷尉桓彝那可是出了名地善于品鉴人物和洞察人情世故。然而,恰逢王敦专权弄政之时,此人心胸狭隘,对那些德高望重的士大夫心存猜忌与忌惮。于是乎,桓彝只好托病辞官离去。一路行至广陵郡,只为寻访亲朋好友。怎料想,途中遭遇狂风大作,船只被迫停靠在了一处浦口之中,就这样被困数日,心中忧虑烦闷不堪。
一日,桓彝实在按捺不住性子,索性登上岸来透透气。走着走着,忽然瞧见前方有一座屋宇,看上去颇有些像官府的办公之所。好奇之下,上前打听一番,竟得知此处便是舆县。既然如此巧合,桓彝当即便登门拜访。
待到进得屋内,见到主人徐宁之后,两人相谈甚欢。原来这徐宁不仅为人清正廉洁,而且学识渊博,涉猎广泛。桓彝不禁大喜过望,与徐宁相处得极为融洽,不知不觉间便逗留了好几夜。经过这段时间的深入交流,桓彝对徐宁更是赞赏有加,认为此人实乃不可多得之才。
后来,桓彝终于抵达都城建康。一见到庾亮,便迫不及待地说道:“我可为您觅得了一位出色的吏部郎啊!”庾亮听闻此言,赶忙追问这人究竟身在何处。只见桓彝微微一笑,回答道:“此人有着常人该有的优点却不张扬,没有常人常犯的毛病却也不自傲,徐宁可真是如大海泰山般高洁清雅之士!”说罢,桓彝将徐宁的情况向庾亮细细叙述了一遍。
庾亮听后也是大为心动,随即对徐宁予以提拔重用。就这样,徐宁很快便升任为吏部侍郎、左将军以及江州刺史等要职。只可惜天不假年,最终他还是在任上去世了。但他的才华和风骨,却永远留在了人们的记忆之中。
桓彝出生于 276 年,逝世于 328 年,表字茂伦,乃是谯国龙亢人士,此地如今归属安徽怀远县管辖范围之内。他在东晋时期担任着重要官职,是朝堂之上颇具影响力的大臣之一。
桓彝出身于世族大家,自小就展现出了过人的聪慧和对知识强烈的渴求欲望,不仅文采斐然能够妙笔生花,而且武艺精湛身手不凡。随着年龄渐长,他凭借自身出色的才能以州主簿这一职位踏入仕途,并被授予骑都尉之衔。
在晋元帝统治期间(即从 317 年至 323 年这段时间里),桓彝的官运亨通一路高升,先是调任中书郎一职,紧接着又荣升为尚书吏部郎。然而,好景不长,当时王敦专权擅政,搞得朝廷上下乌烟瘴气混乱不堪。正直刚毅的桓彝对此深恶痛绝,义愤填膺之下毅然决然地辞去官职,以示抗议。
到了太宁二年(也就是公元 324 年)的时候,晋明帝颁布诏书下令征讨已经病入膏肓的王敦。在此关键时刻,桓彝临危受命,被任命为散骑常侍,肩负起了为国除奸的重任。
平定王敦之乱后,由于战功卓着,他被加封为万宁县男这一封号,可谓是荣耀加身。当时,宣城一带局势动荡不安,时常有各种变乱事件发生。在此情况下,有人向朝廷举荐了桓彝,认为他具备卓越的才能,可以胜任宣城太守一职,负责治理这片混乱之地。然而,一开始的时候,晋明帝对于这个提议并未应允。但后来又有人再次力荐桓彝,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晋明帝终于决定让桓彝补上宣城内史之职。
此后,桓彝走马上任,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对宣城的治理工作当中。他凭借着自己出众的才智、果敢的决策以及勤勉的作风,使得宣城在短时间内便焕发出勃勃生机。郡内的生产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农业丰收,商业繁荣;而老百姓们也过上了安稳平静的日子,社会秩序井然有序。正因如此,桓彝在当地赢得了极高的声誉,人们对他的政绩赞不绝口,史书更是称赞他“颇有政声”。
时光荏苒,转眼间来到了咸和二年(公元 327 年)。就在这一年,镇守一方的将领苏峻,以朝中大臣庾亮独揽大权、专横跋扈为由,悍然发动叛乱,并亲率大军直扑京城南京,这场动乱在历史上被称为“苏峻之乱”。得知此消息后的桓彝义愤填膺,毫不犹豫地立即集结起一支忠义之士组成的军队,准备赶赴南京去讨伐叛军。与此同时,他还迅速做出部署:一方面,派遣手下得力战将朱绰率军前往芜湖,主动出击迎击叛军;另一方面,则紧急向朝廷呈报当前严峻的军情,请求支援。
此时,坐镇于南京城中的庾亮得知苏峻来势汹汹,也是心急如焚。他当机立断,派遣大将司马流率领部队火速赶往慈湖一带抵御叛军的进攻。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双方刚一交锋,话说那司马流所率之部,刚刚踏上征途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