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顾着她,两人倒是比院子里的其他人熟些。
“哎呦,瞧你这脸色,定是夜里没睡好,姑娘是不是紧张啊?我听那瑜王可是个好相与的…”
“无妨。”廖青玉起身,打断了她的话。
婆子将四处的窗户打开,屋子里瞬间冷了下来,廖青玉皱着眉头将外袍穿上,静静坐在妆台前等着。
“王府谁来接亲呢?”她闭着眼睛扭过头说道。
谁人都知,瑜王体弱,且无权无势,比不得其他几位皇子,更何况这婚事本就不是两人心甘情愿的事,若是瑜王不悦,便是随意指派个人,怕是第二日尚书府就成了整个京城的笑话。
“姑娘,该上胭脂了。”嬷嬷咧着嘴突然笑了笑,有些瘆人。
廖青玉顺从的闭上眼睛,任由嬷嬷在脸上动作,她似是觉得无聊,又睁开了眼睛主动往镜子前凑了凑。
廖青玉看着镜子里的自己,有些恍惚。
嬷嬷正要帮廖青玉拉一拉袖口,廖青玉低头看了一眼,手腕一动不经意间避开了嬷嬷的动作。
片刻后,屋子里只余下两人,廖青玉端坐在镜子前静静等着,渐渐府外传来一阵一阵的吵闹。
新上的胭脂遮住了她眼角一夜未睡的乌黑,胸口起伏,廖青玉长叹了一口气,散了眼底的情绪。
屋门被人敲了敲,青棠将门打开,廖青玉应声看去,有些惊讶。
“这个时辰,伯 父怎么来了?”
郭尚书一言不发,直直坐在了窗边矮桌前,廖青玉心下明了走了过去。
等了半晌,郭尚书沉声开口:“若是你父亲还在世,断然不会应了这桩婚事,你这是为何?”
是了,在旨意送到尚书府之前,还是有转圜的余地,可廖青玉并没有拒绝的打算。
廖青玉弯唇温和的笑了笑,提起桌子上的茶壶给面前的人倒了一杯茶。
“伯父这是气急了?”
“哼。”
“可事到如今,不嫁也要嫁,况且我也不觉得这桩婚事是件坏事。”
“青玉,若是你不想嫁,伯父大可护着你,像以前一样...哎。”
廖青玉听到府外的唢呐声,着急似的,催着人的心,她轻轻挑眉,朝着窗外看过去。
“伯父昨日问我,今日又问我,青玉自然是想好了,伯父若是问我千万遍,青玉也会回答想好了。”
“这么多年虽能明哲保身,但我不想让自己的心如着雾气围住看不透,喘不过气。廖家的清白我廖青玉是要拿回来的,光明正大的拿回来。”
郭尚书闻言正视着对面的人,如同她的父亲一样聪明,他无奈的摇了摇头:“早知如此,当年定然不会将廖家一事告知与你。”
廖青玉却摇了摇头:“伯父告诉我,总比天下人告诉我的好,况且那时,我已记事。”
“伯父,您也不必担心。”
“哎。”
尚书府外早已有人在等着,高头大马,红绸喜服,沈望舒抬手挡着,轻咳了几声。
廖青玉手里拿着喜扇,将脸藏在后面,扇坠在手腕处晃来晃去,婆子紧紧的扶着她,看起来比她还要紧张些,勒的她的胳膊生疼。
青棠在一旁一眼就看见了沈望舒不紧不慢的走过来,压低声音告诉廖青玉。
“姑娘,瞧着是人亲自来了。”
“嗯,知道了。”
婆子将廖青玉胳膊一松,没一会儿,男子修长的手指扶上了她的手腕,传来一阵冰冷。
“好冷。”
廖青玉不算故意的悄声说了句。
谁知那人像是听到了似的,将手指移到了她的袖口处。
守着规矩礼仪,加之尚书府外围着许多人,廖青玉还未曾看见他的模样,便被送上了喜轿。
……
一顶喜轿,廖青玉被抬到了王府,屋子里喜烛照在廖青玉的脸上,她慢慢放下扇子,呼了口气。
院子里人声鼎沸,婢女小厮上酒传菜,青棠怀里揣着东西从窗户外翻了进来。
廖青玉就这么坐在床上看着她:“怎么样了。”
青棠摇摇头又点点头。
“摸清楚了。”
“姑娘吃点东西吧,我去后面拿的。”
廖青玉倒也没多问,凭青棠的本事,是不会轻易让别人发现的。
“你们说她一个罪臣之女,要不是陛下仁善放过了她,怎会坐上了瑜王妃的位子。”
“不可多言,到底是陛下赐婚。”
“怕什么,听到了又能怎么样。”
“...”
廖青玉不想理会她们,若不是陛下赐婚她也许这辈子都不会再入京。
眼下正是新婚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