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险,暂时还没有出到寿险单。这些会员其实都是在做各行业的推销,拓展客户。大家也知道,都会给面子,有需要的就买一点对方的东西。
这个同事今年到期后就不打算再参加了。她感觉太累了。经常很早起床然后开车穿越几个区。其实并没有从中获得多少利益。一旦离开这个组织,这些人就不会怎么联系了。
林丽她们公司最近为了给大家打鸡血,整了好几场培训。有一场在东莞,秘书还问林丽是否参加。林丽说她不想去。其实她内心有点抗拒不停打鸡血,并没有给到营养。公司对于一些新的产品权益和新产品培训,并没有系统地培训,就开始打鸡血让大家报目标。
林丽因为抵触,对于这样的培训没有太大兴趣。她不想参加。经理陈喜有培训的名额,他可能有事不想去,就让秘书问部门同事谁想去。以前的培训大家都会争先恐后去,现在的培训大家都是能不去就不想去。
不久,公司又通知往届的高峰成员在6号去当地的会展中心开会,还给开会的人每人发了个很精致的邀请函。林丽也在其中。
这天早上她没有去早会,因为如果去了早会还要赶着去开下午的会议,就很赶,担心会迟到。林丽中午在家吃饭后,就出发去会展中心。当时中午太阳还挺大,等找到会展中心那个会馆的时候,她已经一头汗。她看到会馆门口的展板写了金融博览会的宣传。
原来这个月会展中心有关于金融的博览会,可能因为这个原因,公司选择在这里召集近5000名业务员召开这个会议,就是给大家打气,做好开门红。
这个地方是林丽第三次来开大会了。会场很大,但是已经很多人入坐了,林丽担心迟到,都没有去拍照。她找到了位置后,发现几个部门同事已经到了。秘书通知她们是12点到,邀请函写的是1点入场。其实现场到了一点,还没有开始的迹象。
大家估计可能2点才开始,整的大家急急忙忙地赶来,有的人都没有吃饭,或者就在附近随便吃点。早知道大家都慢慢吃完再走过来。现场人很多,望过去人头攒动,林丽他们的位置比较靠后了。
到了2点,果然会议就开始了。但是现场人太多,音响不是很给力,要使劲竖着耳朵听,才大概能听到主持人说什么。第一场的培训那个主讲人说话有气无力,即使有麦克风,大家听起来很吃力,只能看着灯片,自己看。 下面的人都在说话,或者玩手机。
第一场还讲得很久,可能有一个多小时。林丽都坐得屁股疼。她和旁边的一个同事在小声聊客户情况,她们俩谈话间,这个同事说她认识丁羽的老公。
林丽问她怎么会认识的?这个同事才说起来,五六年前,当时公司鼓励大家参加那个教练技术培训,她也是在别的同事推荐下,去参加了培训。那个培训费还不便宜。当时她是新人,95年出生的,没有多少钱,那个学费还是她刷信用卡付的。
这个课总是上到晚上十一二点,就是一个激发人的潜能和提高心理素质的课。课堂上,教练会指出每个人的优缺点,并且会不断磨练每个人的忍耐力,比如会让其他组员当你面说出你的缺点。或者让你喊口号,锻炼你的厚脸皮。
这个同事本来就是比较外向的E人,她都无所谓。在课堂上,按照教练安排,每个人有个学习搭档。她当时的学习搭档就是丁羽现在的老公。那时候他还不认识丁羽。
这个同事先于丁羽认识丁羽的老公。她和丁羽的老公在课堂上一起搭档完成学习任务,她叫他做大哥。他们在完成这些奇奇怪怪的学习任务时还比较有默契。当时和这个男生一起来培训的有两个男生是他好朋友。
这个同事说,这三个男生都是有钱又帅的。林丽问她:“你怎么没有找一个做男朋友?或者做客户,让他们买保单?“
这个同事笑着说:”当时她才21岁,还没有想过要找男朋友什么的,那时候自己还是新人,不像现在做什么都想着要找客户,要出单。”这个同事刚来部门的时候,确实还是个刚毕业的学生,当时林丽只知道她很勤快,每天摆台办四五十张信用卡,因此获得客户资源。
她是个孤儿,从小就没有母亲,父亲在她高一时候因为癌症去世了,家里欠了一些债,她工作后那几年还要还债。她的高中都是在叔叔资助下读完的。工作两三年后,很多同事都不喜欢她,说她说话太直,很容易伤人。
当时林丽已经做了业务主任,有次和她聊天,就建议她可以多读读书,去读个在职的大专或者本科。没想到她听进去了。当时公司合作的成人教育机构来公司推荐大家报名自考大专、本科。这个同事就报名了,学费很优惠。
接着这个同事很幸运,考上了深圳大学的大专,一年后她修满了学分,又继续在读本科。她因为读书每周要周末上两天课,她就不能像以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