皆是一震。萧贵妃手里紧紧攥着梨花木的扶手,“你说什么?行刺?谁遇刺了,琰儿呢,他现下在何处?”
丫鬟忙禀道:“娘娘莫慌,三殿下一早就前往御书房与陛下议事,是太子在御花园遭袭,伤及臂膀不甚严重。事发时大皇子也在场,据传,那刺客是个会些功夫的小太监。”
萧贵妃柳眉紧锁:“然后呢,那太监可被擒住?幕后主使是何人?”
婢女有些迟疑,萧贵妃面色一变,厉声道:“到底怎么了,快说清楚!”
婢女倏地跪地,回道:“那刺客,他说......说是受三殿下指使的。”
“这,这怎么可能......”谢明婉一怔,与萧逸舟对视一眼,二人眼中都是难以置信。
萧贵妃眸光凌厉,面色沉凝:“此事必有蹊跷,一定是有人设局陷害,琰儿此刻恐怕境遇不妙,本宫必须速速前往!”
婢女忙拦住她:“娘娘且慢!陛下方才传令让各宫都去明华殿赴宴,宫宴如期开始。”
萧贵妃拧眉:“开宴?宫中发生此等大事现在却要开宴?那刺客之事究竟如何处理?”
婢女道:“陛下亲临后,立即命御林军围了御花园,意在封锁消息以免事态扩大,所以事情后续处置奴婢也不清楚。但奴婢听闻,那行刺太监的尸体好像浑身是血地被抬了出去......”
萧贵妃愁眉不展,“如此说来,陛下究竟是否信了那刺客的话,会不会迁怒琰儿?”
萧逸舟上前扶着她,宽慰道:“姑母不必担心,三殿下智谋过人,想必定会有应对之策,咱们眼下还是先去明华殿吧。”
*
明华殿上。萧贵妃几人焦急地赶到。
皇帝和太子楚琮、三殿下楚琰都已端然落座,其余皇亲臣子也安坐各自席位。众人面上都神色如常,仿佛今日就是最平常不过的一年除夕宫宴——如果忽略太子手臂上绑着的醒目血带的话。
萧贵妃平 复了一下心绪,恭敬地向皇帝福身行礼:“陛下,臣妾有罪,和小辈们说话忘了时辰,竟然来晚了,还请陛下恕罪。”
皇帝摆摆手示意无妨,随即宣布宫宴开始。
很快便有宫女们捧着菜肴鱼贯而出,舞姬与乐师亦步入大殿中央开始了曼妙的演奏。
佳肴美酒,歌舞升平,皇帝也怡然地小酌起来,不忘亲自给贵妃斟上一杯:“来,爱妃,朕敬你一杯,这是你年轻时最爱的醉仙酿,朕特地吩咐人为你准备。”
萧贵妃不敢拒绝,纵然心中有万千疑问,面上也只能含笑举杯与皇帝轻轻相碰。
然而正当气氛渐入佳境之时,却忽然被太子楚琮的一声高喝打破。
“谢小姐,本宫敬你一杯!”
太子之举突兀至极,全场为之静默,乐声也戛然而止。
谢明婉惊愕抬头,对上太子那双晦暗不明的眼眸,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不安。
只见太子晃悠悠地起身,脸上带着醉酒的醺红,酒杯向她遥遥一举,笑道:“谢小姐不必怕,本宫知道你与三弟情投意合亲密非常,所以本宫特地想要向你请教一个问题——你今日进宫后,一定和三弟见了面,对吧?”
谢明婉心中慌乱,不明所以,还是如实回答:“回太子殿下,臣女确于宫门外偶遇了三殿下。”
太子满意点头,目光紧紧盯着她:“那么,还请谢小姐如实告诉大家,三弟今日进宫时,身边究竟有没有一位侍女相随?”
谢明婉心头猛地一颤,脑海里蓦地浮现出沈鹤的身影。
宫门外一下马车她就看到了她。尽管她一身侍女打扮很不起眼,但谢明婉还是一眼就认出。她知道她就是沈鹤,那个一直形影不离陪在楚琰身边的女暗卫。
楚琰今日特地带了她进宫,谢明婉心中对此不忿,就连除夕宫宴这种亲族聚会都要把她带在身边!
可是......这与太子有何干系?为何太子会突然在众目睽睽之下突然问起这桩事情?
“够了!”楚琰终于开口,冷声打断:“太子殿下,臣弟不明白,仅凭那太监的一面之词您便穷究不舍?父皇既已下令此事作罢,您又何必在宫宴上再挑事端。”
太子对他置若罔闻,目光依旧牢牢锁定在谢明婉的脸上,企图捕捉到一丝答案的痕迹。
谢明婉心中乱成了一团,她听到楚琰的话,又联想到方才在承乾宫听萧贵妃婢女禀报的内容,脑海中仿佛有一道闪电划过——难道沈鹤与太子遇刺有关?
她不自觉地将视线投向楚琰,却未能在他的身后寻见沈鹤的身影,反倒迎上了他带着凝重警示意味的眼神。
她慌忙收回视线,可这一举动却早已落入了太子的眼中,更加笃定了他的猜想。
“你知道那侍女,对不对?她此刻就在宫中,三弟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