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逸一路策马疾驰,终于抵达郑夏两国那充满肃杀气息的国界线,望着眼前这片略显荒芜却又暗藏玄机的土地,心底那股莫名的怪异感觉愈发强烈起来。www.ghjun.com
他勒住缰绳,目光远眺,司马烈所率大军一路向北,气势汹汹,如同一把锐利无比的长枪,直捣黄龙,锐不可当。
然而,那攻占之后的城池,恰似一颗孤立无援的棋子,左右两侧皆是郑国的城池,如此布局,岂不是将自己的后方彻底暴露,如同把屁股亮给了敌人,随时都有被包抄、陷入腹背受敌困境的危险。
“冉将军,冉将军。”萧逸心急如焚,双腿一夹马腹,御马快速来到李冉身旁,眉头紧皱,满脸疑惑地问道:“我们此行是支援侯爷攻城吗?”
“我也不清楚,让我们先与大军会合,再听候安排。”李冉同样一脸茫然,摇了摇头,无奈地回道。
“行,那我们抓紧赶路吧。”萧逸咬了咬牙,心知此刻纠结于此也无济于事,当务之急是尽快与大部队会合,了解详细作战计划。
况且,他心里还惦记着聂政,这一路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已然过去了两三天,也不知聂政在暗中筹备得如何了。
在马背上随着马匹飞驰颠簸,萧逸被劲风刮得脸颊生疼,可此刻也顾不得想太多,一心只想着快点赶路,早点抵达中军大营。
历经两三天的艰苦跋涉,顶着烈日狂风,吃着干粮、喝着皮囊里带着土腥味的水,他们终于望见了那飘扬在中军营地上空、威风凛凛的中军大旗。
萧逸和李冉顿时激动不已,长途奔波的疲惫仿佛瞬间消散了几分。
二人赶忙指挥麾下军队有条不紊地驻扎下来,简单整顿一番后,便并肩朝着中军大帐走去,准备拜见此次北伐的统帅——镇北侯司马烈。
此刻,司马烈正在营帐之中,与众将领围坐在巨大的沙盘旁,神情专注,正热烈地商议着军情。营帐内气氛凝重,众人或眉头紧皱、陷入沉思,或挥舞着手中马鞭,指着沙盘上的城池山川,激昂陈词,各抒己见。
萧逸和李冉入帐行礼后,萧逸也不兜圈子,直言道出心中忧虑:“侯爷,如今我们虽一路北上屡战屡胜,但左右皆是敌城,若敌军瞅准时机包抄而来,恐我方会腹背受敌啊。”
司马烈听闻此言,并未露出丝毫慌乱之色,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自信的微笑,抬手示意萧逸坐下说话。
“本侯早有打算,你们一路北上,可见郑国人?”司马烈目光炯炯,直视萧逸,不疾不徐地问道。
“确实不曾见。”萧逸被这问题问得一愣,脑海中迅速回忆起这几日行军途中的所见所闻,如实回道。
“一路向北猛追猛打的时候,我就已经派人将防线向外扩了十里,两侧均有人员防卫,一处有动静,均可成包围之势。”司马烈站起身来,大步走到沙盘前,手中马鞭轻轻一挥,划过防线区域,一副胸有成竹、胜券在握的架势,那沉稳气场,让营帐内众人心中的担忧瞬间消散了不少。
“我有一点不明白,如果对面集中大军也成此势包围而来呢?”萧逸皱着眉头,提出自己的疑问,他深知战争局势瞬息万变,敌人绝非等闲之辈,这般布局,虽看似周全,可万一郑国倾尽举国之力反扑,又当如何应对呢?
“不会,他们兵马不足,而且郑国国君只顾玩乐,无心国事,他不敢如此豪赌。”司马烈背负双手,目光坚定,语气笃定地分析道,言语间对郑国朝堂局势了若指掌,显然是做足了情报功课。
“原来如此,侯爷果然身经百战,侯爷之英明乃我大夏百姓之幸事。”萧逸心中豁然开朗,满脸钦佩,拱手作揖,由衷赞叹道。
“殿下言重了。”司马烈见状,赶忙上前扶起萧逸,谦逊说道,“皇帝派你来之意已然告知于我,大殿下有此想法,乃国之幸。我已派人探查清楚,郑国即将有一批粮草运往前方战线。不知大殿下是否准备从此处开始着手?”
“没问题。”萧逸毫不犹豫,斩钉截铁地应下,眼中闪烁着跃跃欲试的光芒,他深知截断敌军粮草,犹如斩断敌军命脉,对这场战役的胜负走向至关重要。
“需要多少人马?”司马烈关切问道,准备全力支持萧逸行动。 “五百人即可。”萧逸略作思索,根据自己心中谋划,报出所需兵力。
“我给你两千人,你自行分配。”司马烈大手一挥,尽显豪爽大气,那气魄,让萧逸心中一暖,对这场截粮行动也更添了几分信心。
“得嘞,侯爷,不过一些消息您得给我透露点啊,我这初来乍到的,还得依靠侯爷啊。”萧逸笑着说道,言语间透着几分俏皮与谦逊。
“没有问题,这是我分内之事。殿下请看。”司马烈拉着萧逸来到巨大的军事地图前,手指沿着地图上蜿蜒曲折的线条划过,详细解说道:“从我们现在的位置,西面柳城,北边都城,东边福明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