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在地,假扮成死尸,即使被人踩过也无所畏惧。毕竟,在漆黑的夜晚,无人能够辨识出他们的真实身份。被人踩上几脚,总好过被箭矢击中。于是,便出现了一种尴尬的景象:自第一波攻势开始还不足一刻钟,众多进攻的士兵便都已躺倒在地,有些人因身材短小,跑了几步便已跌倒,这让徐固愤怒不已。城墙上的投石机真的能够射那么远吗?结果,徐固的几个亲兵被附近的士兵误杀,于是大家纷纷向前奔逃,寻找更合适的地方继续假死。徐固对此无能为力。假装死尸的士兵难以及时被发现并消灭,在黑暗中确实难以瞄准。他派遣了几十个亲兵前去清剿,但只有十几个得以返回,许多人都因撞击而失去了意识。
然而,当张嵩向陈宫和张杨透露他的秘密武器时,张杨突然恍然大悟,而陈宫则感到极为尴尬。怎么竟然会忽略这样一个简单的解决方案?徐固只是与杨丑交战,并成功安抚了新宜和东邵,兵不血刃,显然其中有蹊跷!原来这一切都是张嵩的计谋。
城池的攻防战并未如张嵩所预期的那般迅速结束,而是激烈地进行到了黎明。
夜晚的前半段,夜盲症的士兵们进行了最初的荒谬攻击与反击,后半段却出奇地平静。城墙上的守军如此松懈,以至于他们站立值班时都开始打起了瞌睡。得到妥善安置的龙骧士兵们已经去休息了,将值班的任务留给了前一夜投降的七百名士兵。这些是张杨的原始部队,在杨丑死后,他们不情愿地屈服于徐固。现在在张顾的指挥下,张顾因为首次领兵而感到兴奋,站在城墙上,尽管他的鼻子因寒冷而变得通红。
次日的清晨。
张嵩再次登上城墙,发现城门外聚集着一片敌人的人头,那是徐固的部队。他们停在距离城墙几百步的地方,队列整齐,士气旺盛。
显然,城南的敌人是徐固的精锐部队;他们显然昨晚休息得很好。左右的对比鲜明,左边的部队是杨丑的旧部,原本在战斗中更为强大,但在一夜的围攻后,现在显得疲惫不堪。右边的部队,来自东韶的单位,状况更劣。
张辽部署全军严密守卫城池,徐固的第一波攻势即将展开。
在攻势发起前,徐固首先动用了投石机,数量不多,仅有两个,但弹药充足。对方有人想到了用冰块作为弹丸,他们连续发射了将近半小时,直到一台投石机出现故障。投石机对士兵造成的伤亡甚微,但对城墙造成了严重破坏,形成了两个较大的缺口,张辽急忙下令士兵搬运石头进行修补。
投石机之后,敌人的弩弓开始展现其威力,也开始一轮轮地射击。弩弓射程远,破坏力强。突然,几个未及寻找掩护的哨兵受伤,城墙上响起他们痛苦的叫声,这让华佗及其弟子们手忙脚乱。
这是敌人的优势,强大的弩弓和投石机都位于主营地。尽管城市配备了武器,但缺乏强弓,使得在射程上无法与敌人竞争。然而,这是冷兵器时代,战争的胜负最终只能通过白刃战来决定。因此,在两轮有效的远程攻击之后,徐固的部队开始向城池发起攻势。
战鼓在空中隆隆作响,宣告着战斗的正式开始。
“冲锋!”
士兵们怒吼着,向前方狂奔而去,一些人背负着梯子,一些人推动着冲车,而大多数人是手持长剑和短刀的步兵。
队伍并没有如电视剧中那般混乱无序,而是井然有序,每个人的步伐节奏大致相同。
这就是白天训练的效果!
张嵩从城墙上俯瞰,心中默想:“我从未想到,一个职业的强盗徐固,竟能指挥如此纪律严明的士兵。看来我之前的担忧是多余的。”
黄巾军以群体攻击和大风中的战斗最为拿手,但他们并不擅长攻城战。
随着张辽的一声令下,箭雨射出,那些巧妙进退的士兵突然间变得如同昨晚一般混乱不堪!
然而,徐固的监工们冷酷无情,他们砍下了上百个逃兵的脑袋。前方的阵型立刻稳定下来,士兵们开始搭起梯子,攀爬城墙,推动冲车撞击城门,在箭雨的冲击下坚韧不拔。
士兵们不断地攀爬城墙,而守军则挥舞着长矛,将梯子推倒。一旦敌人成功登上了城墙,他们立刻会被刺死。一些士兵专门负责投掷滚石和木块,一次投掷就能击杀众多敌人。还有一些士兵手持弓箭向下射击,他们的箭法迅速且精准。
守城战术就是这些,非常激烈。没有其他选择;进攻方注定会遭受更多伤害。
什么?用油桶?谁敢浪费油?沸水就足够了,应该泼向人群密集的地方。木柴也很宝贵;不能浪费。火药?张嵩甚至都不会想到使用它,更不用说敢用了。如果它炸毁了城墙怎么办?至于传说中的粪便等东西,张嵩也不敢使用。并非因为它们臭,而是因为它们太残忍了!据说粪便有毒,但实际上,如果它们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