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色 字色 字号
第 10 章 菲利普诞生之一
趁常夏与老人聊天之际,夏巽给编辑部打了个电话,简单汇报目前收集到的信息。
果不其然,听说夏巽准备把矛头指向詹大鹏,总编抢过电话命令他收手:“你忘了上次被临时撤稿的事故了吗?詹大鹏背后的人是胡伟!那可是个不要命的主!黑白通吃的!你管这事儿做什么?!”
夏巽想尽办法解释,总编依旧不同意,最后在夏巽的软磨硬泡下好歹松了口风:“纸媒你是别想了,沙尘暴可以考虑考虑。”
沙尘暴是沙江晚报旗下一个网络论坛,人数少,关注度不高,但好歹也是个发布新闻的窗口,总编的算盘夏巽当然明白:既安抚了夏巽这个不服管教的明星记者,胡伟问起来也好有个交代,总比报纸都交到印刷厂又忽然被撤下来的好。万一事情闹大了,胡伟兴师问罪,总编可以说报道是夏巽的个人行为,与报社无关。
虽然最后是夏巽一人承担所有后果,但他并不担心。自己的死亡时间并没有变化,至少死不了吧。即便报道此事之后死亡时间提前,能用自己的生命换取一道光明,那也是值得的。
从高中时期成立菲利普调查小组以来,夏巽的这一价值观就不曾改变。
挂了电话,还没有松一口气,常夏就小跑过来:“学长神预测!詹大鹏这几年在这里闹事果然不是一次两次,那个老爷爷常年住院,果然也见识过两次!”
夏巽眯眼笑着听常夏转述老人的描述。他想,省人医邻近市中心,经常堵车,詹大鹏却能在接到电话后二十分钟不到就赶来,纸钱扩音器等道具一应俱全。今天事发突然,刘梅不可能未卜先知提前通知詹大鹏在医院外等候,因此詹大鹏平时很可能就在省人医附近等候生意,甚至可能进入省人医主动接单子,也就是说,省人医是詹大鹏的主要活动地点之一,这里绝对不止发生过今天这一起医闹。
对夏巽来说,这个手眼通天能干扰媒体的詹大鹏和他背后的胡伟,能多一分关于他们的信息,之后的新闻报道就能详实一分。因此所有可以收集到的信息都必须拿到手。
常夏的转述也证实了之前的描述:詹大鹏以扰乱医院正常经营为手段,通过反复谈判,敲诈医院,并不会对医院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胁。正因为如此,警察不好管理,医院也被迫给钱。
既然如此,不想办法取得詹大鹏与医院的谈话资料,就很难坐实詹大鹏医闹勒索的行为——即便坐实了,也没有相关法律对其进行制裁,但至少可以让民众看清这些医闹分子的丑恶嘴脸。
确定了下一步的行动计划,夏巽开始考虑怎样取得谈判内容。
从刚才的表现看,医院不是第一次应对这种事,詹大鹏撒纸钱不久,就有两名保安带众人上楼——那部电梯是员工专用的,直接进去肯定行不通。能不能假扮医院职工呢?
就在夏巽想办法之际,电梯门开了,詹大鹏一行人走出来,一个中年男人走在最后,穿一身灰色长夹克,浓黑的眉毛在人群中非常醒目。
一行人走出门诊大厅,浓眉毛目送詹大鹏一众上了两辆面包车离开,一直紧握的拳头这才松开。他叹了口气想往回走,一转身就看到夏巽正在微笑看着他。
“夏记者?怎么这么巧你在这里?”
沙江晚报曾经调查过省内医院营养午餐,评选出省人医的营养餐货真价实满意度最高,夏巽参与过这项调查,因此与省人医的高层有交情,而面前这位,是省人医当之无愧的高层领导人,院长戴立华。
曾经夏巽以为戴立华戴立勤是一个家族的堂兄弟,后来才知道两家没有任何血缘关系,戴院长也是十几年前调任过来的。此刻夏巽还不知道,这位戴院长正是他高中学妹戴熙颜的父亲。
夏巽上前半步,伸出手,戴院长赶紧握住,两人边走边说:“早晨地铁站发生意外,死者就近送到了你们医院,刚好我也在场,就跟过来看看。刚才好像听见有人喊什么,出了什么事?”
“别提了,又是讹钱的。开口就要十万。你说可笑不可笑?人是死在地铁站里的,送到我们这儿是公安的要求,他们的法医借我们的地方尸检,家属倒好,要我们赔钱。这是个什么道理?”
听戴院长这样说,夏巽心里明白了几分:詹大鹏开口要价不高,说明他也没把握,加上人死在地铁站有很多人作证,又有警察在,詹大鹏即便再能颠倒黑白,这次也毫无办法。戴院长和詹大鹏谈话时间不长,又送他们离开,言谈之中直指地铁站,看样子是将詹大鹏这块烫手山芋踢给了地铁站,詹大鹏一行人恐怕也开始扩展业务,跑去地铁站要钱。
看来这次不只是医闹,花样翻新了啊。
夏巽点头道:“的确是无理取闹。戴院长您工作忙碌,还要抽时间对付这种无赖,真是辛苦。”
“哎,医院里哪有不忙的?要是只忙病人也就算了。昨天半夜送来一个老太太,受惊过度昏过去了。实际上身体指标都不错,醒了也就没事了,偏偏这病患的儿子是个人物,盯着我们所有专家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