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就更加透彻。
刘美兰非常忙碌,保养渔船,修渔网,买新的渔网。等到船工休息两天后,刘美兰迫不及待地跟着渔船出海了。不出海不行啊!那些海鲜酒楼的老总,经常打电话诉苦,说酒楼里没有好海鲜了,老客户都快跑光了。
刘美兰家里的琐事很多,让她很烦躁。此时站在船头,感受到海风的吹拂,仿佛吹掉了心里的烦恼。在大海上,才觉得无拘无束,是自由的。
“美兰,下网吗?”已经开了两个多小时,唐昌平问。
刘美兰摇头,相信自己的感觉,“远海渔获更加丰富,半个小时之后再下网。”
“好,听你的。”唐昌平应下,坐下来休息,顺便用对讲机跟另一艘船的陈船长约定,半个小时之后下网。
时间过得很快,半个小时之后,唐昌平就迫不及待下网了。上一次出海,虽然捕捞的数量不少,但海鲜的档次不高,卖不上价格,而且还因为档次低,那些海鲜酒楼的老板嫌弃。以前都至少休息三天才出海,这次两天美兰船长就迫不及待出海了,就知道美兰船长和唐经理很着急。
两个小时之后,刘美兰打了个哈欠,从休息室里出来,“唐叔,起网!”
“好嘞!”唐昌平应下,赶紧起来干活。舵舱里的徐开发,赶紧给陈船长联系,让他们起网。
所有的船工都过来了,盯着逐渐露出水面的渔网。
“爆网。”陈嫂子急忙说,“待会让美兰解网,我要看看今天能捞到什么好鱼?”
刘美兰已经知道了,不能扫兴,“好,妈祖娘娘保佑,龙王保佑。”
吊到甲板上,刘美兰上前解网。“噼里啪啦”的海鲜从渔网里掉下来。大家顾不得那么多了,凑上去看。就连徐开发,也急匆匆从舵舱里跑过来看,“哎呦呦,好东西!居然是青甘,这东西不错。”(图)
周泽皱眉,“唐叔,这个青甘长得跟金枪鱼很像。”
唐昌平激动不已地回答:“青甘,本来就是青甘金枪鱼,属于正宗的金枪鱼属下的八大种鱼类中的一种,俗称有很多。这个鱼,有个非常鲜明的特征,胸腹部有若干淡色的椭圆形斑点
,价格也相当不错。”
就在唐昌平解释的时候,其他船工已经开始分拣了。
小的有七八斤,大的有二三十斤。这一网,就有三吨多,七千多斤,虽然现在中秋节过去了,但也能卖二十块钱一斤。
这一网,就能卖十四万。
如果是在中秋节前,这样的鱼,25-30块钱一斤,能多卖几万块钱。
尤其是那家日本的料理店,用这个做刺身,味道特别好。毕竟几百斤的蓝鳍金枪鱼,十分难得,不是每天都有。
可是这个青甘金枪鱼就比较易得,即使在四方岛海产捕捞公司买不到,还可以从其他地方进货。
周泽听到这话干活的劲儿更大了,“那这东西真是好鱼!不过之前我们捞到了烟仔,跟这个鱼差不多。”(图)
唐昌平哈哈大笑,“大海里经常会出现长得很像的鱼,不管是口味还是价格都相差很多,有的甚至天壤之别。烟仔的味道比不上这个,价格更 比不上!一定好好记住这个特征,下次见到就能分得清了。”
“知道了,唐叔!”周泽原本以为自己跟船这么久了,认识很多的鱼,可现在看来,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
“这些鱼好是好,但跟那些蓝鳍、黄鳍金枪鱼一样,都要放血!大家流水线作业。留两个分拣,其他的开始放血,另外两个把这些放好血的鱼送到冷库里。”
周泽和武勇连忙说:“我们手劲儿大,我们两个负责往鱼舱里面运送!”
赵姐和张姐这两名女船工,坐在小凳子上,拿刀杀鱼放血。
这活虽然血腥,但相对来说不用那么累。
见武勇和周泽挑累的活干,唐昌平对他们的印象更好。
一个渔船上的船工,就应该这样。力气大的就干需要力气的活,力气小点的就干一些轻的活。
同样这些轻的活不代表就容易,就拿青甘金枪鱼放血来说,如何一刀就找到位置并且快速放血,必须是有经验的船工才能干的,又快又好。
赵姐和张姐这两个人正是经验丰富的人,这样的活干了很多,处理的速度更快。
船工们互相理解,互相配合,互相关爱,这样才能在一艘船上风雨同舟,风雨无阻。
唐昌平以前跟过很多渔船,他真的没有看过
像刘美兰这样的渔船上的船工这么团结。
归根结底是因为刘美兰这个船长非常好关爱船工而且给的工资和提成远远超过当地的船工。
在一个家庭里负责赚钱养家的话语权就比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