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中也没攀缘什么境界,但是我心中还是有很多的攀缘。那这个是怎么来的呢?从过去生的种子引生的。你过去生打了什么妄想,事情过了,你这个种子留下来了。你前生打什么妄想,你今生你还打什么妄想——等流性。那么这一部分是比较困难。远离心中的妄想,这个是比较困难。当然方法都一样,都是回光返照。
所以我们到了经文的时候,看佛陀在引导阿难尊者怎么去找到真实的心性,他就是问:你的心是从什么地方来?他一步一步的从远离外境,第二个远离内心的妄想,最后把心带回家。这就是整个我们本经,其实一部《楞严经》,它整个修学的目标,就是:把一个在外面到处跑的心赶快带回家。那么这样子我们在修学当中,就可以从一个安乐道而提升到解脱道,这个是本经的修学大意。
丙三、神咒护摄(分三、丁一、大悲鉴物恒不忘念。丁二、放光说咒表示密因。丁三、文殊往救破邪归正。)
前面的讲到本经的缘起,讲阿难尊者在托钵的过程当中,遇到了摩登伽女,阿难尊者那一念明了的攀缘心,跟摩登伽女一接触的时候啊,就触动了过去的业力。所谓淫室的误堕,那么这个时候,佛陀以神咒的力量来救护摄受阿难尊者。佛陀在救拔阿难尊者的时候,他不是马上说法,先用咒语来破障。这当中有三段:
丁一、大悲鉴物恒不忘念
第一段当中讲到如来的大悲心,他鉴物——了了分明啊众生的差别因缘,而恒常不忘失心中的正念。因为佛陀的心是不动,他是把心带回家,所以他不会忘失正念,不会起颠倒。那么佛陀以这不颠倒的心,来观照阿难尊者他发生了什么事情。
【如来知彼淫术所加,斋毕旋归,王及大臣、长者居士,俱来随佛,愿闻法要。】
正当阿难尊者在淫室误堕的过程,这个时候释迦如来其实是在用餐,用午餐。那么如来在用餐的过程当中,他内心是什么状态呢?如来知彼淫术所加。蕅益大师说关键在这个知——佛陀在边用餐的时候,他那一念明了的心性,可以说是:了了常知,不可昏昧。这个知字,蕅益大师分两部分解释这个知字:
(一)、佛陀自受用的一个知:佛陀在自受用的时候,他内心啊能够知道整个三千大千世界下了多少雨滴?如来都了了的分明。这第一个知,佛陀自受用。
(二)、佛陀他受用的知:因为这个时候,阿难尊者在堕入淫室的过程中,阿难尊者是忆念佛陀:如来大慈,宁不救护啊?所以就感应道交啦。阿难尊者的忆念,那么这个时候跟本师的大悲,两个:能念所念性空寂,感应道交难思议。所以这个时候,如来已经知道阿难尊者已经出了事情。所以呢,斋毕旋归。用完斋以后,马上带着僧团回到了精舍。这当中的情况呢,包括波斯匿王、包括大臣,还有在场的长者居士,都同时随顺佛陀回到了精舍。为什么呢?因为心中希望能够听闻这个法要。
愿闻法要我们解释一下。当时的情况是这样子——
佛陀当然是整个僧团的一个主导者。佛陀的过去的常法,他一旦应供,他肯定要说法。众生的财施,佛陀以法施,平等平等。但是这一次,佛陀应供以后,并没有说法,马上带着僧团回到精舍。当然波斯匿王这些长者居士,都是长时间跟随佛陀,知道今天事情不寻常,肯定是僧团出了大事,否则佛陀不可能有这样的举动。那么他们也知道僧团出事了,而且佛陀也即将因为这样的事缘,要演说大法。所以这些老参居士啊,跟佛陀很久了,就一同的随佛陀,随着僧团回到了精舍。干什么呢?愿闻法要。看看发生什么事?听听佛陀说什么法?这个是一个当时的情况。
丁二、放光说咒表示密因
那么佛陀回到僧团以后,他第一件事情就是:头顶放光,宣说神咒。来表达在修学过程当中,最重要的一个真实的因地。所以阿难尊者为什么会堕落?摩登伽女为什么会堕落?就是两个人都没找到真实的因地,而依止攀缘心。所以带动了整个生死的业力。那么这个地方佛陀是用一种表法的方式,用放光说咒的方式来表法。
【于时世尊,顶放百宝无畏光明,光中出生千叶宝莲,有佛化身结跏趺坐,宣说神咒。】
于时,这个于时指的是佛陀回到了精舍以后,这个时候佛陀入了首楞严王三昧——
一、头顶放出具足百宝的无畏光明:这个光明在蕅益大师的解释,是表示佛陀的根本智,也就是空观的智慧。空观是照了心性随缘不变之体,是光明的相貌。
二、第二个相貌是光中出生千叶宝莲:在一一的光明当中,又出现了一个具足千叶的莲华。那么这个千叶莲华是表达佛陀的后得智。所谓的假观,照了心性不变随缘的妙用。因为这个千叶,就是天台宗最喜欢讲的这个十法界、十如是。每一个如是又理具事造。理具十法界事造十法界,就一百。一百当中每一个法就又具足十如是就一千。千叶宝莲这表示佛陀的假观。
三、在每一个光明,每一个莲华它的结合当中呢,这莲华上面有一尊的化佛结跏趺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