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数多了,假的也成真的了。你早就从了良,没危害社会,也别干伤害他人的事,以前是真窑姐儿还是假姐儿,有那么重要吗?当初柳梢胡同里有那么多女人,郑东能把你带回家,更能印证你的清日。以后要是还有人敢嘀咕你,你就硬气泼辣点,直说自己是清白人!”
叶满枝:“...”
她再一次对亲妈刮目相看了。
可以考虑把常月娥同志发展成街道积极分子。
薛巧儿自认不是什么死脑筋的人,但她还真的从没往这个方向考虑过。
主要是她以前那些事都是真的,人家说她,她就只能认了,没想到还能这么干。
她把眼里的泪水逼了回去,后悔道:“但我周五的时候甩了那人一巴掌,车间主任让我回家反省,昨天也没让我去上班。我们这批分配过去的女工还在试用期,主任评分不合格的话,会被退回原单位。他们本来就对我有偏见,我这次还打了人,可能真的留不下来了。“
常月娥叹气:“年轻人太冲动了。”
叶满枝想了想说:“你先回纺织厂上班,尽量跟主任说说好话,铁饭碗还是要争取的。如果实在不行,你也别气馁,咱们街道办偶尔也有工作指标,我帮你留意着。实在不行,你就去煤炉厂上班。天无绝人之路,日子总能越过越好的。”
话虽如此,但煤炉厂卖的是季节性产品,开春以后恐怕就用不了那么多工人了。她还是希望薛巧儿能留在纺织厂的。
天亮以后,听到消息来赶大集的居民越来越多,附近几个摊位的生意都红火了起来。叶满枝将打糕钱塞给薛巧儿,让她继续做生意,在对方想要推让时,拉着常月娥跑了。
娘俩在大集上买了不少东西回家。
叶满枝用饭盒挑了几样吃的,打算去一趟吴峰那里。
“你一个大姑娘家家的,总往人家那里跑什么?还没结婚呢,就从家里往那边划拉东西了。”常月娥嘟嘟囔囔,又言行不一地倒了一缸子豆浆给她,叮嘱道,“说会儿话就赶紧回来,不许待太长时间。”
“知道啦!”
叶满枝用毛巾包住饭盒,一路小跑去了16号院。
吴峥嵘正在院子里锯木头,见她一阵风似的跑进来,特意抬头看了看日头,“怎么这时候过来了?”
这位小叶同志,周末要睡到九点才青起床。他俩从没在周日的早上见过面。
“我今天早上去赶大集了,买了不少好东西。下周还有大集,到时候我带你去见见世面!”叶满枝拉着他进屋洗手,又问,“你在院子里弄什么呢?怎么那么多木头?”
“我准备重新打一张床,”吴峥嵘不打算多说,打开饭盒盖子问:“你吃了吗?”
“我一会儿回家吃去!”叶满枝背着手,严肃地说,“吴峥嵘同志,我这里有两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你要先听哪个?”
吴峥嵘同志往她嘴里塞了一块打糕,笑道:“你的消息还挺多的,先听一个好的吧。”“嗯,可以。”
叶满枝想从棉袄下摆掏东西,结果掏到半路被里兜卡住了。
当着吴峥嵘的面脱衣服似乎有些奇怪,于是她背过身去,解开棉袄的扣子,将她揣了一路的相框拿了出来。
这是我在工业劳动模范大会上发言时的照片,已经刊登在《滨江日报》上了。报社寄给我两张相片,送给你一张吧!”
照片的背景是大礼堂的讲台,上方还有模范大会的横幅,叶满枝梳着两根麻花辫,鸡心领的毛衣里面,白衬衫的纽扣系到最上面一颗。
看就是心红苗壮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吴峥嵘捧着相框端量片刻,在相片的脸蛋上摸了摸,问:“脸怎么是红的?”
“人家报社的同志帮我上色了!我觉得上色的不如黑白照片好看!”叶满枝遗憾了一阵,又臭美道,“不过也还行吧,底子在这里呢!”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吴峥嵘将相册摆到书房的写字台上,笑着宽慰:“相片拍得挺漂亮,你要是不满意,回头咱们自己多拍几张。”
这年头普通人一年也拍不了一张相片,叶满枝以为他说的是拍结婚相片,便抿着嘴没说话。
从今年开始,结婚登记的流程有了点更改,不但要做婚前体检,还可以往结婚证上贴夫妻俩的相片了。
她转移话题问:“还有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你想先听哪个?”
“那就听个坏消息调剂一下吧。”
叶满枝乐道:“坏消息是,你果真料事如神,我妈说我以后回家的门禁改到6点了!”吴峥嵘:“...
看来不快点结婚是真的不行了。
眼瞧着他那张俊脸肉眼可见地垮了下来,叶满枝失笑,踮起脚尖在他肩上拍了拍,自顾自道:“好消息是,我们国风音乐会要参加第一届全国曲艺汇演,最近每晚都要加紧时间排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