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钗也是心里有气,想要发泄一下。www.yingqiu.me
从前她是自学成才,虽然有史书对照着看,对国朝事物了解的还是不透彻。
经过林父的细心教导,如今才看出些道道来。
如今皇帝势弱,为了前朝着想也必定要打压世家们。
因此贾家势败,也是必定结局。
她一个小女子,势必不能撼动皇权,因此从心底打算,便想着冷心冷情,借贾家做跳板长大就好。
再说林父给她准备了好些夫婿人选,靠她的嫁妆银子,必定能敲开那些人家的门。
只是人总会做些不理智的事,她如今打算的再好,看见这一屋子关怀她的人,就忍不住钻套子里去。
上辈子的薛家之所以能把她套牢,就是因为宝钗也不是真正冷血无情的人。
她看薛母及薛蟠,都是当比自身还重要的人。直到薛蟠娶了夏金桂,才叫宝钗明白,自己是那个家的“外人”。她就是再为家奉献,也是个要嫁人的人。
原本她把宝玉当依靠,宝玉弃她而去,从此以后,她就再也不信人的。
只是一场江南行,林父又唤醒了她的心。从南边回来,她仔细打量贾家人,发现这一家人对她,也不是无心。
若是荣国府内的人,只知道利用二字,她还好撇清关系。可就她日常看,居然有一半的人对她是实心肠的。
这就叫宝钗不落人,忍不住想救一救。
可贾家哪里有成器的男人?只靠元妃一个,八百辈子也救不回来。
虽然贾政做官不错,但他却不是能掌舵的人。
毕竟贾家如今破绽太多,而一大半的族人都不听他的。
刁仆恶奴已经成党,没个杀伐果断的男主人,根本挽不回衰败的势头。
若是在家运消败之前把人先捞出来几个……
想着手里攥着的良配人选,宝钗不由帮贾家的姑娘们操心起婚事来。
宝玉在她这里触了霉头,只好胡乱出去了。他倒是已经道过歉了,可惜他的“林妹妹”不理他,说再多也没用。
宝玉难过的事,不只是关于已去之人的,还有对未来贾府即将落败的事无限担忧。
他一个孩子,反而旁观者清,见家人都为姐姐元春省亲的事轰轰烈烈,反而觉得不好。
只是他身在局中,叫他说不清楚。但内心的担忧,叫他忍不住来见“林妹妹”。
在他看来,“林妹妹”是少有的知己,她拥有远见卓识,必定能帮他勘破这迷雾。可如今他怎么说,宝钗都不理会他,少了这份心意相通,他就更苦恼了。
贾府众人只当他们小孩子拌了嘴,哪里会重视?她们每天忙都忙不过来,哪里会关注这些小事。
这一忙就忙到了元春省亲的时候。此时元春已经了解到皇帝的心意,奈何家里催了十几遍,她也不能叫家人们失望啊。
而且她入宫已经七八年,再也没了回家的希望。如今她一个人在宫里拼搏,实在忍不住她的思乡之情。
贾府众人忙活这一整年,也不是为了瞧个热闹。他们贾家如今已经在失宠的边缘,不闹出个响,别人只当没他们这一家人了。
而且别的不说,只说修建省亲别院这事,就让贾府各人肥了自己,赚遍了便宜。
他们打闹出修园子的事后,举朝上下都看着他家。有机灵的,已经开始吹捧。
上一年,宁国府才用大操办宗媳丧事,在京城老少爷们面前亮了相。贾蓉因此买得官位的事,也成了家里人尽皆知的秘密。
这步棋若是走好了,宁国府就能推贾蓉出去见世面。等结交一二好友后,就能借机上皇帝面前捞一个实职了。
可惜贾蓉的学识实在不行,有点背的遇见小舅子气死了岳父,接连办了三场丧事。
他才从老婆的丧事中出来,又赶上老婆一家尽亡。别人都当他克人,全避开他,这才叫一手好牌,打的稀烂。
而荣国府的事不同,首先娘娘省亲这是喜事。跟太祖皇帝南巡相比,都是天家释放荣恩的事。
这就是读错书,闹笑话的人。皇家还一头烂账呢,哪里有功夫去看这些热闹。
因此贾家虽然热闹一回,可从皇家没捞到半点好处。
贾珍都直呼亏了,就更不用说之前依附过来的小人了。
他们消息灵通,只看皇帝没封赏贵妃的爹娘,就知道这一家人,拍马屁拍到了马腿上。
当时蜂蛹而来的人,很快又蜂蛹而去。会留下来的,也是一群看不清形势的傻子。
可贾家已经撑起来的门面,就更不能自己折了。如今他们把自己架到火上烤,也必须要忍下去。
当然这都是大人要思考的事,管不着宝玉等人的事。
宝玉又不是心性坚强的人,见有乐子可享,就躺平去享。闲事写几首歪诗显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