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徒二人在仰韶小镇逗留了几天,便向着青莲宗的方向折返。
一路上,只当是游山玩水,毫无半点正事要做。
天色渐渐有些暗了,暮色阴沉,连刮过的风都隐隐带着暮气。
举目四望,周围好像没有半点人家户。
其实就是在郊外随便对付一晚上也是可以的,也没那么多讲究。
不过沈思白抬头望了望天,这天显然看起来有下雨的趋势,再不济也得找一个山洞避一避,不然就要被淋成落汤鸡了。
正想回头说些什么的时候,楼陌尘突然出声。
“师尊,这边有一个村子。”
顺着楼陌尘指的方向看过去,掩映在杂乱草丛里有一块石碑,上面还刻着字。
凑近了些,才看清上面的字是白家村。
既然有路碑,那就意味着离村子不远了。
沈思白拍了拍衣衫上沾上的灰尘,脸上有了些笑意,看来他们的运气还是不错的。
“走吧,去村子里找户人家借宿一晚,应该不成问题。”
路碑指向的只有一条路,沈思白和楼陌尘沿着那路一直走下去,一直走到天色几乎完全暗下来的时候,才看见了两盏大红色的灯笼一左一右地挂着。
红彤彤的灯笼在夜色里显得有些诡异的骇人。
尤其后面的村子里是一盏灯火也没有,连犬吠声都没有,越发显得异常。
楼陌尘的面色渐渐凝重起来,直觉告诉他,这个村子不对劲。
“师尊。”
“不妨事。”
沈思白知道楼陌尘想说什么,何况这个村子的异常他也同样看得出来,但或许是出于好奇,兼之也不是什么手无缚鸡之力的人,沈思白决定去村子里一探虚实。
稀稀落落的雨点已经飘了下来,这会儿除了进村,也没有什么更好的去处了。
既然沈思白发话了,楼陌尘便不再多言,只是悄然拉近了和沈思白之间的距离,由原先的一步变成了半步。
与此同时,楼陌尘开始集中注意力,全神贯注地警惕着周围的动静,腰间的若檀剑也有了些躁动的迹象,似乎随时要出鞘。
走到两盏红灯笼下面,沈思白抬头望了一下,阴阴凄凄的,好像有那么一点走黄泉道的意味。
不过这并不是什么好念头,沈思白连忙打住了自己乱七八糟的猜想。
此时,夜幕低垂,四野无声,寂静一片。
楼陌尘摸出了两颗夜明珠,一颗递给了沈思白,一颗自己拿着,用来照明视物。
村子里的人家户挨得挺近,师徒二人朝着最近的一户人家走了过去。
“这位大哥,方便借宿一晚吗?”
沈思白扣了扣门,朗声问道。
没有人回答,也没有人开门。
一阵风吹过,门从外面直接被风吹开了,原来并没有从里面关门,而是虚掩着的。
若是平日里不关门倒是说得通,也许这里治安良好,路不拾遗,夜不入户。
但今晚可下着雨,风一直飒飒地刮着,总不能说睡下了还开门纳凉吧。
师徒两人对视一眼,进了屋子。
屋里早就是一片破败,一眼望去,墙壁上都是些蜘蛛网,桌椅板凳一类的家具上落满了灰尘,俨然是很久没有人住的样子。
雨势加大,从毛毛细雨转变成瓢泼大雨,风雨飘摇,茅草屋的屋顶上还破了一个洞,不停地往下淌着水。
冷风从开着的门涌了进来,沈思白不禁打了个寒颤,低声咳嗽了起来。
一听沈思白咳嗽,楼陌尘连忙把门关上,又找了些柴火,很快生起火来。
屋子里顿时有了暖意,围在火边,沈思白感觉暖和了不少。
“师尊,这个村子是没人了吗?”
从一踏进白家村,楼陌尘就没有感受到任何生气,没有寻常村落里人家户的喧闹,连家畜一类的叫声都没听到过。
“可能吧。”
沈思白不甚在意地点了点头,他这会儿有些累了,倦意上涌,手缩在宽大的衣袖里,背靠着一面墙,合眼小憩。
“你也睡吧,设个阵法就行了。”
迷迷糊糊之间,沈思白指挥着楼陌尘做最后一件事情。
楼陌尘依言设下一个阵法,只要有什么风吹草动,都能在第一时间感知到,这才放心了不少,不久也陷入梦乡。
微弱的火光不住跳跃着,照映出两道人影来。
夜半时分,呜咽悲鸣之声倏忽响起,一声连着一声,回荡在整个村子里。
沈思白本来就睡得浅,他虽然容易累,但睡得并不沉,在呜咽声响起的那一刻,他便听到了,睁开眼,沈思白维持着先前的姿势不变,神色却已经变得冷冽严肃起来。
冥冥之中,有什么东西在往这边靠近。
“阁下何人,何必装神弄鬼,不如现身相见。”
沈思白懒得去理会那些弯弯绕绕,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