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已经扑灭,前来寻人的人们也找到了狼狈不堪的太子和皇后。
孟庆安年轻跑得快,已经跑过来扶住摇摇欲坠的轩辕凌,继而有人跑过来扶起皇后,一群人浩浩荡荡往最近的宫殿走去。
身后,适才尸奴围起来的地方,燃起熊熊火焰。
元阳殿内,人们七手八脚点上蜡烛,把宫殿内的尸首清理出去,皇后已经醒来,追问燕皇尸身的下落。
殿内的人无一不垂着头,只有太子哽咽道:“母后,父皇没救出来,已经被大火......”
后面的话他说不出来。父亲被害死,又在大火里灰飞烟灭,没有什么比痛失亲人更痛苦的事。
一直冷静持重的太子此刻再也忍不住,红着眼眶噙着泪水跪在皇后脚边抱住母亲的双腿。
“母后!儿臣没用,没把父皇救出来!儿臣没用啊!”
满堂文武百官也跟着抹眼泪,共同哀悼驾崩的燕皇。
哭了一阵,宰相大人站出来,振臂一呼:“皇后娘娘,如今陛下驾崩,本该举国哀悼,但国不可一日无君,您还是赶紧让太子殿下登基为帝吧!”
适才哭天抹地的大臣们立刻跪了下去:“请皇后扶持太子登基!”
宰相上前扶起跪在地上的太子,劝解道:“殿下,国之大丧,还需要您亲自主持,节哀,保重身体啊!”
太子收敛泪水,悲怆的神情转为肃穆,声音低沉,但在安静的大殿内,每个人都听得清清楚楚。
“俞王轩辕宇在厘州盗窃银矿,于蜀中私自屯兵,又蓄养尸奴意图谋反,再借太医之手谋害陛下,如今已然伏诛。
传令下去,轩辕宇一脉全部株连。另,轩辕宇乃北狄后人,意图为北狄吞并我大燕,他日,我大燕必要灭了北狄!”
“是!”大殿内回荡着同仇敌忾的声音。
一场惊心动魄的宫变以轩辕凌胜利告终,老百姓们不知那夜皇宫里究竟有多凶险,只知道轩辕家顺应天命,就该继续做大燕的君主。
五日后,太子轩辕凌在元阳殿登基为帝,尊其母司徒氏为皇太后,太子妃李氏为皇后,四岁的长子立为太子。
司徒枫诛杀轩辕宇保卫大燕有功,特封安定王,孟庆安为太子太傅。
金玉婵护驾有功,在诛灭反王一事中功勋卓著,赏黄金万两,聘为太医院院判,主持并负责太医选拔。
当封赏的圣旨送到金宅时,金家上下无不震惊,原来他们的子孙金玉婵,竟然参与了家国大事,还被新皇委以重任。
随之而来的还有一道密旨,是宣旨太监走后金家人才打开看的。
密旨里写着,赐司徒将军府公子、安定王司徒枫与太医院院判金玉婵共结连理、相伴白首。
金来顺和叶氏的脸瞬间黑如锅底,看着同样被这密旨震惊了的金玉婵,眼里满是不可置信,夫妻俩异口同声逼问道:
“这密旨究竟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