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最近两个月才刚开始,几十年来,我俩都有一个习惯,所有的信件都保留着,这段时间整理的时候,才发现上面的邮票一张张居然蕴含着那么丰富的内容,但是我们又舍不得把邮票剪下来,担心一旦剪下来就破坏了那些信封,那些可都是几十年来我们和亲人、同学通信的历史记录啊!”
“爸,妈,没剪下来就对了!千万别把信封上的邮票剪下来,那叫做实寄封,好好保留着,实寄封的邮政意义和实际价值远远大于信封上的那张邮票。”
“海涛,你怎么不早说,我们家还有很多了,我爸爸妈妈也都保留着每一封信件。”刘娜对梁海涛说道。
“我这不是刚想起来吗?不过,收集实寄封的难度比收集邮票的难度大很多。在每一套邮票里,缺少的那一枚邮票用钱可以买得到,跟别人也许能交换得到,所以,想要收集齐一套邮票并不太难。
可是实寄封就不是这么回事儿了。实寄封的收集方法跟邮票一样,但是要收集齐一套邮票的实寄封,有钱都不一定能找的到缺失的那一枚邮票的实寄封,可以说是如同海底捞针,可遇不可求。
这就是为什么说,一套邮票的实寄封,比一套相同邮票的意义和价值大得多。
如果一套邮票实寄封的信封、邮票和邮戳三个部分的品相都完好无缺的的话,那就它的价值就更高了。
比如说伟人的那套诗词邮票和语录邮票,每套都是十几枚,如果这十几枚是全套实寄封而且品相完好无缺,价值就不可估量了,而且更有历史意义。”
“哥,你什么时候懂得那么多集邮常识了?以前在一起也从没听你说过呀呀?咱爸妈的信好几箱子,你又不是没见过那些信封。”
“是啊!海涛,海燕说得没错,怎么感觉你这次回来跟过去完全不一样了,就像变了个人似的。说起话来哲理一套一套的。”
“嗨!还不是在农场有时候闲的没事儿干嘛,就趁这个时间多学点儿知识,总之没坏处。”
梁振宏用赞许的眼观看着儿子:“海涛说得对!不管任何时候,知识都不能丢,都不能放弃学习,总有一天会用得着的。”
……
海燕拉着海涛的手:“哥,明年中学就要毕业了,我已经做好准备,报名去坪乡知青农场插队,爸爸妈妈也同意了,到时候又可以跟你在一起了。”
“海燕,你现在的主要任务是专心读书,在中学毕业的时候,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除此之外,其他事情暂时都别想,明白吗?”
“哥,你是不是反悔了啊?说话不算数!”
“海涛,你妹妹想去就让她去吧!再说了,有刘娜他们一家在县城里,我跟你爸也放心!”
此时此刻,梁海涛不敢告诉家里,刘娜一个多月前已经招工回县城了,他担心爸爸妈妈知道自己因为家庭出生问题,招工政审没通过而感到难过。就立刻对海燕说道:“只要你高中毕业时考试成绩全优,我就来带你一块儿上山,行了吧!”
“你可说话算数!”
“一定算数!”
……
看着坐在身边的海燕,思绪把梁海涛带到了十年前发生的那一幕……
爸爸妈妈不在身边的时候,梁海涛和妹妹相依为命。每天在院子的草坪里挖野菜,有时候到食堂洗碗池里捡可以吃的东西。
有些好心的叔叔阿姨也会时不时的给他们一个馒头,一颗糖果。
他的眼前常常出现爸爸妈妈临别时看着自己的眼睛,似乎是在告诉自己,一定要好好照顾妹妹。
凡是有好吃的东西,他都会留给妹妹。
直到海燕懂事以后,她也知道应该和哥哥一人一半。
有一天,海燕染上了重病,一开始梁海涛以为是一般的受凉感冒,就用家中小药箱里妈妈准备的备用药给妹妹吃。
但是,妹妹一连发烧好几天,甚至昏迷不醒,梁海涛只能背着妹妹到医院找爸爸妈妈熟悉的医生叔叔和阿姨。
妹妹终于住院了,凌晨五点才退了烧。
医生叔叔说海燕得了重病,需要输血。
但医院的血液太昂贵,两个孩子根本没有钱支付任何费用,尽管医院已免去了手术费,但如果不输血妹妹就会死去……
梁海涛着急的留下眼泪,这也是他长这么大头一次流眼泪,他心里责怪自己没有照顾好妹妹,他拉着医生叔叔的衣服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护士阿姨给梁海涛验了血,作为妹妹当前惟一的亲人,海涛的血型和妹妹相符。
医生叔叔弯下身子问梁海涛:“你是一个勇敢的孩子吗?”
梁海涛擦干眼泪看着医生叔叔使劲点了点头,他从小就一直认为自己是一个勇敢的孩子。
医生叔叔又问他:“你怕疼吗?”
萧锋又使劲摇了摇头,爸爸妈妈不在的时候,每一次那些孩子拿着棍棒要打兄妹俩的时候,梁海涛一边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