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战术目的。不要在临阵指挥之中,麾下的一些动作里,让敌军看出端倪,有所预防。
兖州之战的后半段,郝昭是吃过青州营的亏的,没办法,一员战将想要成长,必须付出失误的代价,没有捷径可循。
但身边有强军劲卒,则可以将你的失误弥补,或者说,将损失降到最低。兖州如此,汉中之战,郝昭的临阵反应就更快了。
也更相信麾下的士卒,比如器械队出手的时机,他就绝对不会干涉。队长可能比自己更清楚,何时出手,能给敌军最大的打击。
“准备……别急,别急,再近一点,再近一点……”器械营阵地中,刘司马已经下达了军令,第一轮石弹迅速安装完毕。
双手紧握百里镜,口中念念有词,却只有他自己听的清楚。听到校尉军令的那一刻,与兴奋同来的,是对主将意图的判断。
“校尉如此,是要让敌军根本冲不上去,打断他们的战术变化,从头将之掐死,更能打击敌军士气,我要做到!”
领悟的准确吗?大体准确,但郝昭却没有想,要让敌军的后续士卒冲不上来,那是刘司马自己,给器械队定下的标杆。
“快了,快了,再来一点,再来一点……”口中不停,那是刘司马的作战习惯,每到战时,皆是如此,保持自己的专注。
“到了,七轮射,全覆盖,打!”下一刻,他终于大喝出声。
与此同时,没有任何的延误,轰天炮的发射之声响起,一片石弹飞上天空,划出弧线之后,猛地向青州营士卒,倾泻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