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几个村的疫症得到有效控制的同时,水患也在慢慢的消失。萧瑾一康复后便带人更改了大坝的设计,在原有的基础上加固了一层,这样就可以抵御更强的洪水。在抵御洪水的同时,他还带领村民在大坝附件修建了泄洪区和储水区,这样,就算以后遇到干旱的时候也不会因为没水用而四处发愁。尔后,他带领官兵投入到受灾地区的房屋重建和修葺工作中,以最快的速度将原本受灾的地区村庄都恢复原貌,这样可以不影响秋种的进行。
所有的工作都准备就绪之后已过去了两个月,转而来到了秋天。这一晚,萧瑾来到文彦的房前,他轻声敲了敲门,“阿彦,你睡了吗?”
文彦躺在床上,最近确实有些累,他本想躺下休息,但听到是萧瑾在门外敲门,他还是起身开了门,“怎么了?”
萧瑾有些不好意思,“今天的月色很好,我想带你去看看。”
文彦听后伸头朝天上看了看,无云,一轮皓月悬挂于这夜空中。文彦点点头,他披上了一件衣服便跟着萧瑾朝后山走去。
“前几日,我在后山发现了一处极美的地方,我带你去看看。”因为山路,天黑并不是很好走,他牵着文彦的手,感觉这会儿心里特别的踏实。
文彦也觉得很奇怪,他在心里并不反对萧瑾对自己这么做,反而有时候却觉得很有安全感。他知道自己并不是一个需要别人保护的人,但现下他就特别希望自己能够得到这样的呵护。
在后山的一个山坡上,有一件废弃的木屋,木屋前有片野草地。萧瑾让文彦坐在木屋前,然后自己拿出了一根长长的竹竿,朝野草地挥去。竹竿挥到的地方,草丛里,数不清的萤火虫飞了起来,点点的尾光像夜空中的繁星,让人觉得此景美得不可方物。
“好看吗,阿彦。”萧瑾笑着看向文彦。
文彦点点头,“好看。”
听见文彦说好看,萧瑾心里更加开心,他笑着奔跑在草丛中,让那些原本落下的萤火虫又重新舞着翅膀飞了起来。
文彦看着跳跃在草丛中乐得像个孩子似的萧瑾,他心想,若日后得了这天下,希望你还能守住这份纯真。
文彦撇过头,拭了一下因为高兴而溢出的泪花。他看见了放在墙角的琴,想来是之前走的人太匆忙而忘记,又或许是压根就没想着带走。
文彦起身,走到琴的旁边,拂了拂上面的灰,发现还能用。他走到外面冲萧瑾说道:“别跳了,过来,我给你弹首曲子怎么样?”
萧瑾看着文彦,“给我一个人弹吗?”
文彦听着萧瑾的话觉得好笑,“难道这里还有其他人吗?”
萧瑾点头,然后乖巧的坐在木屋的廊下。
文彦弹得曲子仍旧是席枫谱子里的那首《流水中的草花》,萧瑾听得很陶醉,他觉得很动人,许是一个很美的故事,但结局也听出了些许的遗憾。
“阿彦,你弹得真好。这首曲子你还谈过给别人听了吗?”
文彦想了想,之前好像弹了一次给萧豫听过,解童也站在一旁听了,遂点点头。
萧瑾见自己并不是第一个听得,有些不高兴的撅起了嘴,“原来第一个不是我。”
话语中带着些许的醋意,这倒让文彦不仅没觉得有哪里不好,反而更觉得可爱,“这首曲子是我师父写的,师父弹过几次,我也跟着弹了几次。这些年我弹的大部分曲子都是从我师父那里学过来的。倒是有一首,我编了很久,没有弹过,要不我现在弹给你听,让你当第一个听众?”
萧瑾一听来了兴趣,连忙点头:“那好,你快弹,我来当第一位听众。”
文彦笑着,他重新开始拨动琴弦。
这首曲子相比于刚刚那首要更加的舒缓,但舒缓之中时不时掺着一些激昂。曲子的创作思想仍是来自席枫的游记里写的一则故事。相传,在天南的一个小村子里,一个牧羊孩子喜欢上了邻家的哥哥,哥哥每天都上山砍柴,牧羊孩子都紧跟在身后,有的时候会递上一壶水,有的时候会递上一个馒头,邻家的哥哥看出了牧羊孩子对自己的好,所以在无人的山里,他也放开了自我,与牧羊孩子表现出了不敢在村里表现出的前所未有的亲昵,牧羊孩子享受这样的过程,而在那大山里承载了两个人所有的甜蜜,但甜蜜是有限的,随着牧羊孩子的长大,家里给他寻了一门亲事,是镇上的一位铺子家的少爷,那家的少爷很喜欢牧羊孩子,他见孩子的第一眼就喜欢,即使是摘下天上的星星。可牧羊孩子一心都在邻家哥哥的身上,对于家里的安排表现出了极大的反抗。他时常更加频繁的去找邻家哥哥,有时候待在山里一整夜都不会回来。这件事被牧羊孩子的父母知道了,他的父亲带着人将邻家哥哥绑到山里打了一顿,并告诫他远离自己的孩子。牧羊孩子知道了这件事,他怕自己的父亲会继续对邻家哥哥做出什么不好的事情,最终,他答应了父亲的要求,嫁给镇上铺子家的少爷。结婚那晚,当少爷掀开牧羊孩子的盖头的时候,他发现牧羊孩子在哭泣,他轻声问他怎么了,牧羊孩子哭着说他想邻家哥哥了。少爷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