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民居的时候,文彦并没有让萧瑾进去,现下,他不认为和萧瑾关系走的太近有多好,别的不说,就因为那晚和萧瑾一起泛舟游湖的那个女人,他就不应该和萧瑾走太近。
王氏兄弟已经将晚饭做好了,文彦因为下午吃了点心的缘故,所以胃口不是很好。
吃过晚饭后,四个人坐在桌前,商量着接下来该做的事情。
“后面如果我们继续查下去,应该就是王家村人因为什么原因而死去了。”兄弟俩点点头,并没有疑惑文彦的话。
文彦说着拿出了在王家村找出的玉佩,玉佩方方正正的,质地普通,陈色也不算太好,上面刻着的花纹也显得一般,怎么看他都不觉得这个玉佩有什么用处。
文彦将玉佩递给其他几人,想让他们也看看可有什么灵感,或许能想到什么线索。
王氏兄弟将玉佩拿到手里看了看,并没有看出什么所以然来,然后王君楠将玉佩递给了楚骁。
楚骁看着这个玉佩,砸吧了一下嘴,“这种玉佩的档次也太差了,在京都要拿这种玉佩来送人简直会被耻笑的,一般情况下这种质地的也就会用来做一些棋子或者拼图盘之类的。”
文彦看着他,笑着问,“你们京都的生活层次都这么高的吗,拼图盘又是什么东西。”
“这个也是最近几年在京都开始流行的,一般是府中贵妇在后院里面为了打发时间而玩的东西,就是一堆像碎片一样的玉石,每片上面都带些花纹,最后拼在一起为一幅完整的画。说起来,这种消遣时间的玩意儿还挺无聊的。”说着楚骁将玉佩递给了文彦。
文彦看着手中的玉佩,心里泛起嘀咕,拼图,这么有意思的吗。
说完文彦看着王氏兄弟,“这件事情结束之后,你们俩有什么打算吗?”
对于这个问题王君泽没有考虑过,但身为兄长的君楠则想过。王家村已经不存在了,若说回去其实也没那个必要。但不回王家村他们又能去哪里呢,留在郴州,那也不是好的选择。其实王君楠有想过跟在文彦身后,他觉得文彦虽然看着年纪不大,但是特别有思想和主见,若同意,跟在他身后倒不失为一个好选择。
“想跟我们一起去京都?”文彦看着王君楠。
楚骁一听立马就欢呼了起来,“去京都好啊,我给你俩说,京都可好了,热闹又繁华,京都的内城比这郴州大多了,去京都了你们可以住在我家,到时候我带你们去玩。”
自己的徒弟在活络这一方面倒也真是从来都没有让自己失望过,这年纪在有些人家里都成婚了。
王氏兄弟有些不好意思的点点头,文彦倒也没说什么,按照文彦的计划,如果王氏兄弟愿意跟着自己的话,即使不带他们去京都,自己也可以安排他们去梅庄生活。“这件事情你们也不用太着急,我在江南一带认识一个庄主,如果你们后面在京都生活的不习惯我可以写信让你们去那个庄子生活,那个庄子的规模不比这个郴州城差啊。”
一个庄子赛过一个城,楚骁听了立马表示自己也要去,文彦自是点头应允。
晚上文彦躺在床上,他拿出玉佩仔细端详,会不会这个玉佩也是一个拼图的一部分,京都的消遣玩意,还挺有意思的。
当太阳升起的时候,文彦猛地坐了起来,他拿出手中的玉佩,他想到了一个关键点。
想到这里,他立刻拉着楚骁和王氏兄弟朝城内赶去。
一行人来到玉溪河边的那块堂门玉前,文彦从怀里拿出那块玉佩,轻轻的贴在花纹的最底端。果然,玉佩上的花纹和堂门玉上的花纹对上了,形成了一幅完整的画面。
画面的最底端所表示出来的样子像是有所指示,最底端那里的那朵盛开的花,做指示的地方是堂门玉中间的玉溪河三个字,看着很平常,可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呢。
楚骁嘟囔着,早上起来连饭都没有吃上就直接被师父拉了出来,这会儿都饿死了,“师父,你说王家村那小子真有意思,这线索留和没留压根没什么区别,这费好大功夫就是为了告诉我们这玉溪河边的堂门玉上面缺了一处花纹吗。”
王君楠此时也开口道,“但是这样的话就没有意义,王大伯家的儿子将这块玉佩藏在家屋墙角,肯定说明这块玉是一个起到关键性作用的东西,底部的花纹所朝向的方向是玉溪河三个字,难道说这解开谜题的地方在这玉溪河?”
文彦没有说话,他心里是认同王君楠说的,留着这玉佩不会没有用,肯定是有所指,是玉溪河吗。突然,他想起了萧瑾昨天告诉自己的话,玉溪河每年夏季会有两个月封河,是因为洪水的缘故。洪水,从龙岭山上流下来的洪水。
恍然间,他想到了什么,他拉着几人快速来到萧瑾住的地方。这件事发展到这个地步已经不是他们几个人就能解决好的了,虽然自己并不知道萧瑾是什么人,但是肯定也是一个有身份的人,找他帮忙自然是可以解决。
萧瑾看到文彦主动来找自己,心里还有些欢喜,纵使他是来找自己帮忙,至少有事情他是愿意想着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