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在航空器(飞机、直升机、无人驾驶飞机等)上安装航空摄影仪,按设计的航线,从空中对地球表面进行的摄影。.L〇Vё?UEDU.C〇М主要用于测制各种比例尺的地形图,是航空摄影测量的第一道工序。
航空摄影依据飞行高度、使用航摄仪焦距和测图比例尺的不同,可分为**例尺、中比例尺和小比例尺航空摄影。其特点是:能获得高分辨率的地表影像,适合于对被探测目标进行详细研究;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有较大的灵活性,可根据需要随时调整飞行时间和区域;飞行速度快,可迅速获取大量的地表图像信息。
与传统测图方法相比,航空摄影测量通过室内精密测量仪器,对航摄像片进行地形描绘和地物判,可大大减少艰苦的野外工作量;从而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和测图质量,缩短成图周期,降低生产成本,具有快速、精确、经济等优点。—航摄像片资料也广泛用于农业、林业、地质、石油、水利、城市规划、环境保护、铁路与公路以及军事等各方面。
我国民航有专门从事航空摄影的飞行队。
航空遥感
通过从飞机和直升机上安装的遥感器收集地物目标的电磁辐射信息,以判地球环境和资源状况。它是在航空摄影和判的基础上随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逐步形成的综合性感测技术,广泛应用于资源考察、灾害调查、地图测绘及军事侦察等。
遥感系统由遥感器、遥感平台、图像处理设备等组成。遥感器装在遥感平台上,它可以是照相机、多光谱扫描仪、微波辐射计或合成孔径雷达等。图像处理设备是把获得的遥感图像信息进行处理以获取反映地物性质和状态的信息。判和成图设备是把经过处理的图像信息提供给计算机分析或给判释人员进行直接判释,找出特征,与典型地物特征进行比较,以识别目标。
航空遥感按常用的电磁谱段不同分为可见光遥感、红外遥感、紫外遥感、多谱段遥感和微波遥感。
我国将航空遥感应用于资源调查、灾害调查,并取得良好效果。
航空物探
航空地球物理勘探的简称,是使用装有专用探测仪器的飞机或直升机,通过从空中测量地球各种物理场(磁场、电磁场、重力场、放射性场等)的变化,了解地下地质情况和矿藏分布状况的飞行作业。
航空物探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利用遥测、电子、航空技术发展起来的一种快速找矿和地质调查的先进方法。主要包括航空磁法、航空电法、航空放射性法、航空重力法等。航空物探作业飞行为低空(400~40米)沿地形起伏变化的飞行,飞行技术复杂,对飞行、领航技术要求高。
航空物探是在空中测量地球各种物理场,可排除地表物性不均匀性的干扰;不受地形(如沙漠、沼泽、森林、湖泊、海洋等)条件的限制,获得的资料完整;数据采集、记录均为电子计算机控制,便于室内后处理工作;可大面积代替地面物探工作,减轻劳动强度。它具有速度快、效率高、精度高和成本低的优点。
航空物探是中国地质勘探的重要方法之一,广泛用于各种金属、非金属矿产,石油、煤炭和核原料的勘探,以及区域构造和大地构造等方面的研究。
航空吊挂吊装
利用直升机作为起吊工具,吊挂、吊装物资、器材、仪器设备等,为各项建设工程服务的飞行作业。
根据直升机作业参与施工程序不同,可细分为航空吊挂和航空吊装。航空吊挂是利用直升机外挂装置,空中吊挂运输物资、器材设备。如森林集材、吊运钻头、吊运建筑器材等作业。航空吊装是将直升机作为施工机械来使用,进行施工中的起吊安装作业。如直升机组装铁塔、施放高压线导引绳、大跨度拉线过江等。
航空吊挂、吊装是技术性很强的作业,对飞行技术要求很高,是通用航空作业
项目中技术最为复杂的项目。它利用直升机机动灵活的特点,在地形复杂、施工设备进出困难、施工场地狭小的地区施工,可以减小施工环节,提高效率,缩短施工周期,减轻劳动强度,节约原材料消耗,提高施工质量,保护自然环境,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中国近几年成功地把这一作业项目运用在国家重点工程施工中。如葛洲坝至上海500千伏输电线路建设,就利用直升机进行了组塔、放线和拉线过江施工。
石油航空
系以直升机为主工具,辅以小型固定翼飞机,为海洋和陆地石油、天然气资源勘探、开发和管理,提供空中运输的作业。国际上亦称石油开发后勤支援。
根据飞行范围可分为海洋石油航空和陆地石油航空。海洋石油航空,是使用直升机担负海上石油平台、采油平台、后勤供应船平台与陆地之间的运输飞行。其主要任务是运送倒班职工,伤病员急救,急需器材、设备和地质资料的运输,台风前平台人员的紧急撤离,发生海难事故后的搜索、救援,海上平台的空中消防灭火等。其特点是:飞行区域离海岸较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