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偃王乃是西周周穆王时期徐国的第三十二代国君,他所统领的区域覆盖了现今鲁苏沿海一带广袤的土地。m.moxiangshu.com这位国君以自己的国家“徐”作为姓氏,名为诞。而追溯到久远之前,他的祖先竟是赫赫有名的五帝之一——少昊。
话说在遥远的夏朝时期,有一个已然雄踞在东方的强大部落,人们称之为东夷。这个部落的首领名叫皋陶,属于嬴姓一族。传说中,皋陶曾经承蒙部落联盟领袖舜的赏识与信任,被委以掌管刑法的重任。皋陶育有一子,名曰伯益。这伯益更是非同凡响,因为协助大禹成功治理洪水,立下汗马功劳,大禹为表嘉奖,特将其子若木分封至徐地,并在此建立起了徐国。从此之后,这个部落便拥有了新的名字:徐夷、徐戎或者徐方。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徐国就这样代代传承,历经 44 世君主的统治,一直延续到周敬王八年(也就是公元前 512 年)时,最终被吴国所覆灭。从最初立国到走向终结,徐国共存在了长达 1600 多年的漫长历史。在这悠悠岁月里,徐国的疆域大致涵盖了今天的淮河和泗水一带,其都城则修建在了如今邳州境内那座闻名遐迩的梁王城遗址之上。这座古老的城池见证了徐国无数的兴衰荣辱,承载着一段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记忆。
话说那徐国的悠悠历史,传到了第三十二世的时候,这一代的国君便是声名赫赫、威震四方的东夷盟主——徐偃王。
关于这位徐偃王即位的传说,可谓是充满了神秘色彩。据说当时第三十一世的徐君后宫中有一名女子,历经十月怀胎之后,终于到了分娩之时。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名宫女生下的竟然不是一个正常的婴儿,而是一枚巨大的肉卵!徐君见状,心中大惊,认定此乃不祥之物,于是当即下令让人把这枚肉卵丢弃到水边去。(相关的记载有很多比如说周人的祖先等)
可就在这时,一件奇事发生了。徐君家中养着一条名叫鹄苍的狗,这条狗不知为何对这被遗弃的肉卵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它竟趁着众人不注意,悄悄地跑到水滨,将那肉卵给衔了回来。回到府中后,鹄苍用锋利的牙齿咬破了卵皮,只见里面赫然躺着一个男婴!而这个男婴,正是日后成就一番霸业的徐偃王。
根据旧时的方志记载,这位徐偃王自出生起便有着与众不同的相貌。他的眼睛无法像常人那样收缩自如地观看细小的物体,但却能够极目远眺,望见远方的景象。荀子曾经对此注释道:“因其体态后仰,故而称之为偃。”
因为鹄苍冒险衔卵救下了徐偃王,所以徐偃王对它一直心怀感激,并给予了优厚的待遇。就这样,鹄苍一直在徐偃王身边生活,直至终老。这段神奇的传说不仅为徐偃王的身世增添了一抹神秘的色彩,也成为了后世人们津津乐道的故事。
根据古老的地方志记载:“那只名叫鹄苍的神犬将要死去之时,头部竟然生长出了犄角,身后还长出了九条尾巴,原来这就是传说中的黄龙啊!人们将它埋葬在了徐里这个地方,至今那里还有一座坟墓留存着。”因为安葬这只神犬的地方,以前被称为“龙墩”,所以又叫做“鹄苍冢”,不过当地的普通老百姓更习惯称之为“狗坟”。
之所以会把葬犬之处称作“龙墩”,原因就在于鹄苍临死的时候发生了神奇的变化,变成了拥有九条尾巴的黄龙。正因为如此,这个地方才获得了这样一个特别的名字。
生活在徐里的百姓们对于鹄苍怀有深深的敬意和崇拜之情。他们坚信鹄苍乃是吉祥的象征,历经千百年的岁月变迁,人们始终虔诚地祭祀着它,向它祈求保佑这片土地上风调雨顺、庄稼丰收、人人都能过上平平安安、吉祥如意的日子。世世代代以来,人们不断地为鹄苍冢填土加高,使得这座陵墓得以保存完好。时至今日,“龙墩”遗址依然高耸于泗洪县陈圩乡的大地之上。
虽然那些流传了数千年之久的传说众说纷纭,难以全部取信于人,但是从这些传说能够经久不衰这一点来看,足以反映出徐偃王在当时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热烈拥护与由衷尊敬。
王道渐渐衰落,在漫长的历史洪流之中,徐戎这个部落逐渐崛起,并成为了东夷族群里实力最为强大的存在。他们雄踞一方,掌控着淮水和泗水流域一带广袤的土地,成为了当之无愧的东方霸主。
回溯到周朝初年的时候,徐戎多次与淮夷联手合作,共同对抗当时如日中天的周王朝。周武王成功灭掉商朝之后,将商纣王的儿子武庚封为诸侯,让他继续统领殷商旧都周边的地域。同时,周武王还派遣自己的弟弟管叔鲜、蔡叔度以及霍叔武率领军队驻扎在距离殷都不远的地方,严密监视武庚的一举一动,这段历史被后人称为“三监”。
然而好景不长,周武王驾崩之后,他年幼的儿子周成王继承了王位。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