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夏冰张艳梅回到知青所后,男知青们都已经回来了。m.churuyunkt.com
他们在小院里搭了一个小灶台,还真借到了一口陶罐,他们已经在煮晚饭了。
“夏冰,张艳梅,你们以后是自己做饭还是大家一起吃,一起吃的话,以后轮流做饭。”徐涛见她俩回来了,开口说道。
“一起吃,我们现在什么都没有,做不了饭,”张艳梅急忙的说道。
夏冰对于一起吃,没什么意见,轮流做饭也可以。
现在所有人,只能靠这一口陶罐煮点稀饭,想要做菜什么的,暂时不行了。
还有柴火,家家户户都是自己弄,自然,他们知青也只能自己上山弄柴火。
大队长还说了,就给他们一天的休整时间,明天一大早就得上工。
“什么?咱们刚来,什么都没弄好就得上工,”张艳梅一听要上工,大声嚷嚷起来。
一听要上工了,其他几位男知青也是脸色不好看,谁都想到他们下乡是这种情况。
除了给一间睡觉的房,其他的要啥没啥,连吃饭都成问题。
整日喝粥,怎么干活,哪有力气阿。
张艳梅此时万分后悔下乡,她家女儿多,听说下乡有补贴,在家不受重视的她为了补贴,自己报名下乡了。
可谁知到了乡下,是这样的情况,比在家还不如。
“都别抱怨了,既然到了,咱们努力适应就是,吃饭先暂时用陶罐煮粥喝,至于铁锅,不好弄,费钱不说,还要票。”
“我问过大队长,想找找村里人买一口锅,大队长没同意,但他会帮我们问问谁家有票,让我们出钱买,同意,大家把钱凑凑,”徐涛说了他的意见。
其他人都点了点头,见没人反对,现在他们只能先凑出一张票钱。
接着徐涛又安排了一下每日做饭的问题,挑水的活男同志干,女同志多做几餐饭。
如果女生需要洗澡用水,只能自己挑。
徐涛作为年龄最大的,也就被其他几人选了知青所的大队长,一应事宜都让他安排。
老杨家,老太太对知青来家的事儿,当个插曲,过后就忘。
杨玲儿今天想吃兔肉,下午的时候,她拿了一只兔子给老太太。
老太太对自家孙女儿爱吃的爱好,也是无可奈何,孙女儿爱吃,她就给做。
家里想吃肉,随时都有。
如今杨玲儿的空间,完全不缺肉,野猪肉,野兔肉,野鸡,还有竹鼠……
晚上,老杨家吃上了红烧兔肉,为了配兔肉,老太太今天特地做了白米饭。
杨玲儿最喜欢汤汁拌饭,大米饭裹上汤汁,杨玲儿能吃两碗。
厉少炎对于团宝家,时不时的就能吃到肉,真的很疑惑,好像什么样的野味儿都有似的。
他来了这个家里,隔三差五的吃肉,比在上京时吃的都多。
他家在上京的条件不算差,他爷爷的级别又高,但是荤菜肉类也是有限制的,除非自己买。
今年又过去几个月了,也不知道家里父母亲人怎么样了,什么时候能接他回去。
写信又不方便,桃花村又没有电话,想打电话都不行。
晚上的饭菜好吃,厉少炎也是吃的无比满足,肚子都有点撑了。
第二天,上工钟声已经敲响,老杨家的人都已经起了。
知青所第一天上工,很不习惯,队长徐涛一个个的喊起床。
女同志那边也敲了门,夏冰听到敲门声,立刻起床了,但张艳梅盖上被子继续睡了。
第一天她就打算迟到了。
老杨家,老太太就算不养猪了,她也不上工,除非秋收,必须要参加的。
每日在家做饭,收拾自留地,家里的粮食,蔬菜,多的根本吃不完,不差老太太那点工分。
今天老太太早饭做的丰盛,每人一碗手擀面,还加了两个荷包蛋,几颗青菜。
老太太对自家人的吃食,可是很舍得的,有好身体,才能干好活。
每年秋收,乡亲们人人都累的瘦一大圈,脱一层皮呢,就老杨家的人,除了累点,其他还真没感觉。
“奶,今早吃这么好呢,还有两个荷包蛋,奶,你真好!”谢启明就是个吃货,只要不让他学习,其他干啥都行。
老杨家的人都去上工了,知青所,除了张艳梅,其他人也都去上工。
这还是他们第一次起这么早,连早饭都没吃好,这会儿还饿着肚子。
大队长一见知青所的那几个人,就发现少了一个,昨儿个大队长就交代了,不能迟到,迟到就算旷工,一天的工分没了,但是,分到的任务田还是要干完的。
“徐涛,你们还有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