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所说那般神奇?莫不是哄骗小孩的玩意儿?”刘寒柔镇定地回应:“叔叔,我们绝无欺骗之意。您若不信,可在这集市中打听打听,我们向来诚信经营。”旁边一位曾买过灵盒的妇人也帮腔道:“我家那小子买了一个,种子已经开始发芽了,灵得很呢。”中年男子这才将信将疑地离开。
忙碌许久,灵盒终于全部售罄。刘寒柔长舒一口气,与伙伴们开始清点铜钱。总数颇为可观,刘寒柔心中盘算着如何更好地利用这笔钱改善村子。
回到村子后,刘寒柔召集村民们,将售卖灵盒的经过和所得钱财之事告知众人。村民们纷纷夸赞刘寒柔的聪慧与善良。刘寒柔小脸微红,说道:“这都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我想先拿出一部分钱来修缮村子里的小路,剩下的给学堂添置些笔墨纸砚。”村民们皆点头赞同。
在修缮小路的过程中,刘寒柔也不闲着,她跟着大人们一起搬石头、运泥土。一位大叔心疼地说:“寒柔啊,你这小身子骨,可别累坏了,这些重活交给我们就好。”刘寒柔却倔强地说:“大叔,我也是村子的一员,我想为村子出份力。”
而在学堂那边,新的纸笔购置齐全。村里的教书先生高兴地对刘寒柔说:“寒柔啊,你这一举动,可让孩子们能更好地学习知识了。”刘寒柔笑着说:“先生,我希望村里的小伙伴们都能有出息。”
日子一天天过去,村子里的小路逐渐变得平坦整洁,孩子们在学堂里也更加积极地学习。刘寒柔站在村口,望着村子里的新景象,心中满是欣慰。灵珠的声音在她脑海中响起:“宿主,你做得很好,但未来还有更多挑战与机遇等待着你。”刘寒柔握紧小拳头,眼神坚定地说:“灵珠,我不怕,我会带着村子走向更好的明天。”
没过多久,村里来了一位行商。这位行商听闻了刘寒柔售卖灵盒改善村子的事迹,对她颇感兴趣,便找到了刘寒柔。
行商满脸笑容地说:“小姑娘,你这灵盒的生意做得可真是巧妙啊。我走南闯北,还没见过像你这样能把灵植种子和木盒结合得如此有趣的买卖呢。”刘寒柔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叔叔,我也是想着法子让大家喜欢才这么做的。”
行商微微点头,接着说:“我这次来呢,是想和你谈个合作。我觉得你这灵盒有很大的市场潜力,如果能稍加改进,扩大生产规模,说不定能赚更多的钱,也能让你们村子发展得更好呀。”刘寒柔一听,眼中闪过一丝惊喜,但随即又有些担忧地说:“可是叔叔,我们村子里人手有限,而且制作灵盒和处理灵植种子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呀。”
行商摆摆手说:“这都不是问题。我可以给你们提供一些制作工具和技术指导,也能帮你们联系一些愿意帮忙制作的其他村子的村民。只要咱们把好质量关,肯定能行的。”刘寒柔思索了一会儿,转头看向一旁的刘大哥,刘大哥微微点头,示意她可以考虑考虑。
刘寒柔这才对行商说:“叔叔,那您先说说具体的合作方式吧,我也好和村里的长辈们商量商量。”行商便详细地说出了自己的计划,包括如何分工合作、利润如何分配等等。刘寒柔认真地听着,不时提出一些自己的疑问。
等行商说完,刘寒柔说:“叔叔,您先回去吧,我这就和村里的长辈们商量,过几天给您答复。”行商点点头,留下了联系方式后便离开了村子。
刘寒柔立刻召集了村里的几位长辈,将行商的提议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长辈们听后,有的觉得这是个难得的好机会,可以让村子快速发展;有的则担心会被行商坑骗,毕竟大家对外面的人还是有些不放心。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刘寒柔在一旁静静地听着,心里也在权衡利弊。
最后,刘大哥站出来说:“我觉得咱们可以先试着合作一小部分,如果行得通,再慢慢扩大规模。这样既能抓住机会,也能降低风险。”大家听了刘大哥的话,觉得有道理,便决定按照这个方案来试试。
刘寒柔将村里的决定告知了行商,行商很高兴,表示会尽快安排工具和技术人员过来。
没过几天,行商派来的人就到了村子里。他们带来了一些制作灵盒的新工具和一些关于灵植种子处理的新技术资料。村里的一些年轻人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很快就上手了制作灵盒的工作,而刘寒柔则跟着学习灵植种子处理的更精细的方法。
随着制作的灵盒越来越多,品质也越来越好,行商开始带着样品去各地的集市和城镇推销。一开始,销售情况并不是特别理想,很多人对这种新的灵盒还是持观望态度。但行商并没有灰心,他不断地调整推销策略,比如在一些热闹的地方进行现场演示,展示灵盒里的灵植种子如何快速发芽、生长,以及种出的灵草有多么美丽神奇。
渐渐地,灵盒的名气传开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购买。订单像雪花一样纷纷飞来,村子里的人们也忙碌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