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百济的船坞里一艘艘战船下水,贸易大道更加繁荣,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在萧逸的领导下,向着更加强盛的未来大步迈进。
然而,发展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在囤积粮草的过程中,高句丽的部分地区遭遇了暴雨灾害,农田被淹,粮食收成受到了影响。一位高句丽的地方官焦急地向萧逸汇报:“将军,这场暴雨来势汹汹,许多庄稼都被冲毁了,我们的粮仓储备计划可能要受阻。”
萧逸眉头紧锁,立刻召集众人商议对策。刘伯温说道:“主公,当务之急是组织百姓救灾,尽量挽回损失。同时,我们可从其他丰收地区调配粮食,以解燃眉之急。”
萧逸点头:“就依先生之计。还要安排人手帮助百姓修复农田,确保下一季的收成。”
在建筑城墙的过程中,百济也遇到了问题。当地的石料供应不足,工程进度放慢。负责工程的将领对萧逸说:“将军,附近的石料开采难度越来越大,运输也困难,如果不能及时解决,城墙的修建恐怕要延误。”
萧逸沉思片刻:“从其他地方寻找合适的石料源,增加运输的人手和工具。绝不能让城墙的修建停下来。”
在百济的船务发展中,一些造船工匠之间因为理念不同产生了分歧。一位来自中原的工匠主张采用新的造船技术,而百济本地的工匠则认为传统技术更为可靠。双方争执不下,影响了造船的进度。萧逸得知后,亲自来到船坞调解。
他对工匠们说:“各位都是技艺精湛之人,大家的目的都是为了造出好船。新的技术和传统技术都有其可取之处,我们可以相互借鉴,共同研究出更好的方案。”
工匠们听了萧逸的话,纷纷冷静下来,重新投入到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