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灵,一大早不见身影,行迹、举止皆古怪的丫鬟。m.chunfengwenxue.cc
李安意庆幸昨日车祸醒来之后第一个见到的丫鬟是桃芝,否则日后难善,且她已抛饵,不知有鱼儿上钩吗?
桃芝,一个表面忠心耿耿,内里有待观察且李安意接触最多的丫鬟。
李安意不愿最后查出是她下毒,大概是因为初见桃芝时她那真诚地哭。
知秋,跟在沈澹身边十余年,从小照顾他。
昨日李安意粗粗一瞥是个规矩的丫鬟。
然而,由于了解不多,她不敢妄下断言。
春桃,一年之前大夫人赏给沈澹,这是桃芝最不解的丫鬟,四人之中唯独她,李安意没有见过。加上今日足有一日未出现,据桃芝所言是家有急事,自七月十四日下午告假离府。
春桃不在府,排除。
三个丫鬟在李安意心中按下毒可能由大到小排序
知秋、桃灵、桃芝
李安意完全是以现代人的方式寻找元凶,她不知道按王氏脾性,倘若她和沈澹未穿越,‘李安意’夫妇毒死屋内,一个护主不力下来,博海院一干人皆会杖死院内。
因此,这些丫鬟除非刀悬头顶危及性命,轻易不会下毒。
有一个问题李安意百思不得其解。
那就是‘沈澹’为何也被毒死。
蒙顶山茶是大夫人借机唤‘李安意’回府之物,难道王氏虎毒不食子,厌恶沈澹,寻机下毒杀害,意外将‘李安意’一并解决。
王氏和沈澹不是亲母子?
牵扯出一件伯府旧事?
又或许这是一场针对承恩伯府的仇杀?
李安意紧盯桃芝问:“大夫人对姑爷怎么样?”
桃芝不明所以,心想小姐不是在问有关博海院丫鬟的问题吗,怎么一下跳到大夫人身上,她想了想疑惑答:“大夫人对姑爷极好,幼时那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心怕碎了。”
不对,王氏要下手早下手,且‘沈澹’死对她没有好处,明显只有坏处,她可是只有‘沈澹’这一个儿子。
李安意猛地觉得自己魔怔,与其关注这个丫鬟那个丫鬟,询问大夫人母子关系,不如问问茶盏有谁经手。
只是桃芝知道吗?她只是一个丫鬟。
不想,桃芝的了解不仅清晰而且非常详尽。
而这竟缘于大夫人。
说来话长,威武侯府自威武侯李虎病逝后日益颓落,御赐之物如蒙顶山茶稀少。
‘李安意’回威武侯为母办丧,竟连着两月未回承恩伯府,‘沈澹’遣人三请四催‘李安意’回府,她不为所动。
当时两人成婚不久,正处于浓情意蜜阶段,‘沈澹’怎能忍受新妻离怀,也跟着住在威武侯府。
大夫人眼见儿子离开暗自咬牙,知晓目前最为紧要是让‘李安意’回府,借自己身体患疾骗她回来,后为安抚‘李安意’,又为张显对儿媳的仁慈,特命余嬷嬷这个宫中放出茶艺高超的嬷嬷前往博海院为‘李安意’煮茶。
煮茶期间博海院小厨房仅有余嬷嬷一人,随后她独自离开。
知秋将茶端进室,待了几分钟就出来。
此后,木门紧闭,室内仅剩‘李安意’夫妇二人交谈。
知晓事件始末的李安意开始细致盘问,企图从中获得蛛丝马迹,好快速寻出下毒之人。
“当时你和桃灵干什么?”
“小姐命我们回房休息”
“你们有碰那茶壶吗?”
桃芝满脸肯定,快速答:“没有。”
“为何如此确定”,李安意觉得奇怪,正常情况下应该想一想之后回答。
桃芝反倒感觉小姐怪异,明明是她一回承恩伯府就吩咐自己和桃灵休息,而送茶一事,还是她偶听府中丫鬟们闲言碎语所知。
这么看来接触茶盏的人就只有余嬷嬷和知秋,二人皆听王氏差遣。
兜兜转转,又回到王氏。
李安意冷思,眸光锐利,想到昨日见到的大夫人及陈嬷嬷尖锐的话语。
或许,下毒之人的目标是自己,沈澹才是意外。想到拥有记忆的沈澹与自己不同,他可能知道什么,可以问问他。
只是李安意现今最不想见的人就是沈澹,更何况与他交流,恐怕会暴露自己失忆的事情,进而产生一些不必要的交集。
她不想向沈澹示弱。
思绪翻飞间,女子脸色冷淡,未泄露半丝异样。
桃芝目不转睛地盯着竹榻上的小姐,只觉得小姐虽模样未变,行为举止却愈发怪异,许多事情不记得,整个人忽地变成另一个样,她内心惶恐。
李安意又冷冷地看向桃芝,心想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