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商户和农民呢!”一个年轻人兴奋地说。
皇太后心中一动,仔细聆听他们的谈话。从他们的言语中,她感受到了百姓对皇上的爱戴和对生活的满足。饭后,皇太后叫来了饭馆老板,询问起生意情况。
饭馆老板笑着说:“老夫人,您有所不知,现在京城的人生活好了,大家都爱出来吃饭,我这饭馆的生意自然就不错。而且啊,官府对我们这些做生意的也很照顾,不像以前,各种苛捐杂税多如牛毛。现在只要我们本本分分做生意,日子都过得很安稳。”
离开饭馆后,皇太后一行继续前行。他们来到了京城的一处集市,这里更是热闹非凡。集市上不仅有各种各样的生活用品、农具、牲畜交易,还有许多卖艺的、说书的、卖小吃的摊位。
皇太后在集市中闲逛,看到一个卖字画的摊位。摊位上摆放着各种山水、花鸟、人物字画,画工精湛,笔法细腻。皇太后对字画颇有研究,她蹲下身子,仔细欣赏起一幅山水画。
卖字画的年轻人看到皇太后对这幅画感兴趣,便热情地介绍道:“老夫人,这幅画是我自己画的,画的是咱们N国的一处名山。现在咱们N国太平盛世,百姓安居乐业,我才有心思和精力作画。这些字画也能卖些钱,补贴家用。”
皇太后与年轻人交谈了几句,发现他不仅画艺不俗,而且对国家的繁荣昌盛也充满了感慨。“如今大家都有闲钱来买这些字画,说明日子是真的好了。以前啊,温饱都成问题,哪还有人会买这些。”年轻人说道。
不知不觉,天色渐暗。皇太后一行来到了京城的一处住宅区域,这里房屋错落有致,街道整洁安静。偶尔能听到从屋内传来的欢声笑语,透过窗户,还能看到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饭的温馨场景。
皇太后心中满是欣慰,她深知,百姓的生活如此安稳幸福,离不开皇上的勤勉治国和众多大臣的辅佐。“看来此次微服私访,所见皆为盛世之景啊!”皇太后对苏公公和林风说道。
“是啊,太后。如今N国百姓富足,社会安定,这都是您和皇上的功劳。”林风说道。
然而,皇太后并未被眼前的繁荣冲昏头脑。她深知,京城虽能代表国家的一部分繁荣,但要真正了解N国的全貌,还需到更偏远的地方去看看。
第二天清晨,皇太后一行离开了京城,踏上了前往城郊的道路。城郊的景色与京城截然不同,这里田野广袤,绿树成荫。道路两旁,是一片片金黄的麦田,微风吹过,麦浪滚滚,散发出阵阵麦香。
皇太后看到田间有几位农民正在劳作,便走上前去。“老乡,今年这麦子长得可真好啊!”皇太后笑着说道。
一位老农直起身子,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笑道:“老夫人,今年风调雨顺,再加上官府教给我们的新耕种技术,这麦子的收成肯定不错。”
皇太后与老农聊了起来,得知现在农民们种地不仅有官府提供的技术支持,还有各种优惠政策。“以前啊,最怕遇到灾年,一年到头白忙活。现在好了,就算遇到点天灾,官府也会及时救济,我们的日子有了保障。”老农感慨地说。
离开麦田后,皇太后又来到了一个村庄。村庄里的房屋大多是青砖瓦房,错落有致地分布在道路两旁。村头有一口古井,几位妇女正在井边打水,一边打水一边闲聊着家常。
皇太后走上前去,与她们攀谈起来。从妇女们的口中,她了解到村里的孩子们都能去村里的学堂读书,村里还经常组织一些活动,增进邻里之间的感情。
“现在的日子真是越过越好啦!以前想都不敢想孩子们能有书读。”一位妇女笑着说。
皇太后在村庄里转了一圈,看到家家户户都养着家禽家畜,院子里种满了各种蔬菜,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在村庄的祠堂前,一群老人正围坐在一起晒太阳聊天。皇太后走过去,加入了他们的谈话。老人们对现在的生活赞不绝口,纷纷说起以前的艰苦日子,与现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如今国家强大,我们这些老头子老太婆也能安享晚年啦!”一位老人感慨地说。
离开村庄后,皇太后一行继续朝着更偏远的地方前行。一路上,他们经过了许多小镇和村落,所到之处,皆是一片繁荣祥和的景象。
在一个小镇上,皇太后发现这里有许多手工作坊。有制作陶器的工坊,工匠们在转轮前精心制作着各种精美的陶器;有打铁的工坊,铁匠们挥舞着铁锤,火星四溅;还有纺织工坊,织娘们熟练地操作着织布机,织出一匹匹色彩鲜艳的布料。
皇太后走进一家陶器工坊,与工坊的老板交谈起来。老板告诉她,现在市场对陶器的需求很大,不仅国内的生意好,还有很多陶器出口到其他国家。“我们这些手艺人的日子也越来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