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怎么也不拜一拜街坊邻居去?”
宝钗说着:“我正叫他去呢。”
然后平儿就说:“倒不用去我们家,二爷病了在家里呢。”
香菱答应了之后便先去贾母处问候,然后依次去拜访了。
见他去了之后,平儿便拉住宝钗说道:“姑娘可曾听见我们的新闻了?”
宝钗摇摇头说着:“这两天打发我哥哥出门忙得晕头转向的,哪里还能知道这里发生什么事儿呢?连姐妹们这两日也没见着呢。”
平儿说着:“老爷把二爷打了个动弹不得,难道姑娘也没听见?”
宝钗继续摇头说着:“只恍恍惚惚听了一句,却也不信呢,正要瞧你奶奶,不想你来了,为什么打他?”
平儿咬牙切齿地骂着说:“都是那什么贾雨村还是风村的,半路途中哪里来的饿不死的野杂种,认了不到十年生了。多少事出来今年春天老爷在哪里看到了几把旧扇子。回家里看那些个好扇子都不好了,立刻叫人过去去求去,谁知就有一个不知死的冤家,魂号是人叫做他石呆子,穷的连饭都吃不上了,骗他家里就有二十把旧扇子,死也不肯拿出来。二爷烦了多少情,见了这个人,看了他家的扇子皆是古人写话真记,回来之后便告诉了老爷,老爷便叫买他家的,多少银子都给他,那石呆子也是个实心眼的人,只说是要扇子,得先要了他的命,姑娘想想,这哪有什么法子了?咱们这也不能够以势压人呢,偏偏被那个没天理的贾雨村听见了,想了个法子给他拿到衙门里去了,又是把扇子给抄家抄过来,又送给了老爷,老爷问着二爷:‘瞧瞧人家怎么给我弄来了呢?’,二爷便说了一句:‘为了这么点个小事儿 弄的人家坑家败业的也不算是什么能为’,姥爷听了以后别生了气,还有几件小事也记不清了,都凑在一处就打起来了,也没用什么棍子棒子,不知道拿什么玩意儿混打一顿,连脸上都打破了两处,音听说姨太太这里有一种丸药,专门用棒疮的,姑娘快寻一丸子给我。”
宝钗听了之后忙让莺儿去拿了一丸来给平儿,说着:“既是如此,我便不去了,你替我向你们奶奶问好吧。”
平儿答应着就走了,香菱见过众人之后吃过晚饭,宝钗等都往贾母出去了,自己便去潇湘馆,黛玉因这换节气的咳疾,也已经好了大半,见香菱也进园来住了,自然是心里欢喜,连忙让紫鹃把香菱让进了屋里。
香菱进了屋里之后笑着对她说:“我这一进来了也得了空,好歹教给我作诗,就是我的造化了。”
黛玉便笑着说:“我当你找我是有什么事儿呢?原来是要让我教你作诗啊,你家姑娘教不得你?”
香菱便说道:“我家姑娘忙着她的事儿呢,哪里有空管得上我。”
黛玉说着:“好吧好吧,我就是个顶顶的大闲人,不过既然是要作诗,你就该拜我作师,我虽不通大略,还教得起你。”
香菱笑着说:“果然这样,我就拜你作师,你可不许腻烦。”
黛玉道:“也不是什么难事儿也值得去。学习不过是切重转合当中成转是两副对子,平对仄,虚对实实对虚。若有了好的,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
香菱听了以后便说着:“我平日里弄了一本旧诗,偷空看一两首有对的极功的,又有不对的,又听见说什么“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看古人的诗上,也是有的工整也有不工整的,所以天天疑惑,如今听你一说,原来这些都是末事,只要新奇为上。”
黛玉点了点头说着:“正是这个理儿,那些个诗词究竟还是个小事儿,首先便是利益最要紧,若去一针。了,连词句都不用修饰,便是好的。”
香菱便笑着说她喜欢陆放翁的“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
黛玉边说着:“他这诗不好,只是浅的,没有一点深意,若是真心想学,我这儿有《王摩诘全集》你先把他的五言律读百首,仔细品味着,然后再读百首杜甫的七言律,然后再是李青莲的七言绝句,肚子里先有了这些个诗做底子,然后再读其他人的,不过一年就不愁不是诗翁了。”
香菱听着之后,笑说:“既然是这样好姑娘,你快把这书给我拿出来,我带回去夜里念几首。”
黛玉便让紫鹃将王右丞的五言律拿过来,递给香菱,说着:“你只把我里面看有红圈的,有一首念一首不明白的问你姑娘或是遇见我,我讲与你。”
等到回了蘅芜苑之后,点灯熬油地把这些个诗给一首首读了下来。
等到第二天,香菱便将书送了回来,然后后边和黛玉两个人讨论讨论诗,这时候宝玉和探春来了,都听他讲诗,宝玉便笑着说:“可见你是个聪明伶俐了,我读了这些年,竟也不如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