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指手画脚地跟方老太说:“我的天,这两个兔崽子轻描淡写就把铁饭碗给砸了!不行,我不答应!”
方老太把炖烂的耙鸡爪在红油里过了一遍,哼道:“你不同意有用吗?一个退休老头儿,也不管钱也不管账的,连广场舞都不会跳,你说话,有用吗?谁听?”
祝老头是法医,这行在他那个年代找媳妇难如登天,何况方老太还是个很受欢迎的妇产科医生,为了娶到媳妇,祝老头早就说了,婚后一切都听方老太指挥。
这么多年在家里还真没人听他的,但打人不揭短,祝老头闻言差点没喘上气,可又不敢发脾气,憋了半天,他又凑过去窝囊地问:“难道真让小兔崽子辞掉工作过去捣鼓永安堂?那店在大兔崽子手里也没挣几毛钱,让如意过去,以后咱们家还不得喝西北风?”
“管不住的,迷路的那个咱们没管住,里头这个怎么管?”方老太心里有数,孩子下了决心,要跟 孩子对着干,那可就小事化大了,“小李也有谱。”
祝老头其实觉得家里就他老人家有谱,可家里实在没他一言定江山的份,于是只能愁云惨淡地对里边开口:“如意,出来吃饭了——”
祝如意出去后被塞了半个鸡,两只粽子,晚上吃了健胃消食片还是到一点多才睡着。
产权交接要跑不少地方,祝如意也并不是火急火燎地想要永安堂,她只是想替李煦分担一些责任,接下来几天就先赶在六点准时发了辞职邮件和微信给备注——“周末暂停拯救世界的王哥”,打算等他同意之后再抄送各部门等待处理。
铁饭碗的好处就是天大的事也要留在工作日干。周五下午五点五十九很多人就拒绝工作了。
果然,这条来自六点整的消息,王哥看都没看就设置成未读开始咧嘴刷短视频。
趁着周末,祝如意先把永安堂清点了一遍。
永安堂在小区的东门口子上,对面是一个小公园,俗话说日出东方,正对着东方,又没有遮挡物,那么在东门口开店面,只要请人调整一下风水就会财源广进。
大部分占据此地段的居民都会开超市,再次也是个小卖部,而幸福小区在这里开了个香烛店也算一朵奇葩了。
或许因为小区住的都是医属,锦花市医院又是甲等医院,占地大设备好,每天死的人也多,医院有些得了重病的病人也会提前在周围的殡葬店逛一逛,有的姑娘还会斥巨资提前六十年给自己定制满钻爆闪骨灰盒,只是那些店大部分都集中在一条街上。
耳濡目染,居民对殡葬行业并不抵触,当然,里边也有少部分人像吴老太一样对此有自己的见解。
总体来说,永安堂并没有受到很多歧视,它不赚钱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活得太低调了,一切现代化的商业行为通通不进行,导致除了小区附近的居民之外很少有人知道这里还有一家香烛店。
祝如意把账快速浏览了一遍,因为李煦不让她过多插手永安堂的事,而他又是个很聪明的人,所以祝如意当真对店铺了解得并不深,也是到这个时候,她才发现永安堂朴素得连网店都没有,甚至客户来往依然还用着座机。
她深深地震惊了。
店铺的流水也很简单,祝素秋不在的十六年间李煦只卖手工做的元宝和他亲自裁开的黄表纸,那种亿元钞票都不卖。不过李煦的手工卖得很贵,元宝一个一块,黄表纸十元一刀。
可能因为李煦长得帅,可能这地方风水真的不错,这么多年元宝和黄表纸竟然一直有人买,虽然买的人不多,但也勉强能够打平每月一千五的开支。
赚到一千五之后,李煦当月就不会再动手。看来看去,祝如意都觉得永安堂的穷是应该的。
问题是李煦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他要求祝如意赚钱把日子过好……
那要怎么赚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