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小,吃不了读书的苦,姐能理解。
不过你每天去学堂也该努力。
等姐稳定了,在秦州给你请一个好的夫子,肯定能让你考上功名。”
“姐,我都听你的,”赵韵熙下不去决心是真的,但还是很听姐姐的话。
至少表面上,不想忤逆姐姐。
“你放心,我肯定会好好读书的。”
赵韵婉知道他在应付自己。
无奈地叹了口气。
“好了,你去玩吧,姐回屋整理出嫁的东西了。”
她往回走了几步,忽然被弟弟拉住。
“姐,姐夫他对你,是不是很不好?”
赵韵婉摇了摇头:“没有,我刚才只是打比方。”
赵韵熙总觉得姐姐的神色不对。
“姐,你出嫁,我能不能送亲?”
赵州城有习俗,女子出嫁,须由兄弟送嫁。
可赵韵熙太小了,赵员外肯定不会让他去的。
“你留在家里好好陪母亲,送亲的事,爹会安排的。”
赵韵熙满心不舍地看着姐姐。
他出生时,大姐已经出嫁,他没见过几回。
二姐和三姐出嫁,他可是记得的。
三姐隔个一年半载的还会回来一次。
大姐和二姐已经好几年没回来了。
五姐出嫁,多半和大姐二姐一样,三年五载见不上一回。
他从小和五姐形影不离,身上的衣服鞋子几乎都是五姐做的。
他怎么舍得姐姐就这么离开。
“姐,我去求娘。
一定要给你送嫁。”
关键时刻还得是亲兄弟。
像她大哥,平时只会欺负她。
听说她成亲,也没什么反应,刚才和一群狐朋狗友出去喝了。
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
三月初二,秦家派人过来下聘礼。
呜呜泱泱整整装了十六车。
什么金银器物,名家字画,罕见的虎皮玉石等等。
赵韵婉看完礼单,都替秦家心疼。
可惜全落进了赵员外的口袋。
收到这么多聘礼,乐得赵员外合不上嘴。
逢人便说,小女深得秦家喜爱,这辈子是衣食无忧了。
变相的向世人显示,他也是有县主做依靠的人,以后谁也别想拿捏他。
赵母也笑得合不拢嘴。
拉着赵韵婉感叹:“虽说,孩子们的婚事全是父母做主,可姑爷如果对你不满,也不会下这么大血本。
等你嫁进县主府,可一定要谨言慎行,做好书衍的贤内助。
帮他当好这个族长。
千万不能给他丢人。”
赵韵婉都答应着。
不管怎么说,这么多聘礼,可以让她在赵州城昂首挺胸做人一辈子了。
秦家下了大血本。
有人欢喜,有人愁。
赵韵婉的四姐还没出嫁。
姐妹两个相差不到两岁。 赵韵燕是上半年生辰,赵韵婉是下半年生辰。
严格说来,两个人只差一岁半。
赵韵燕的生母是赵员外的原配。
和长姐、二姐、大哥都是一母同胞。
长姐、二姐出嫁后,赵韵燕和大哥关系最好。
兄妹两个常常抱团欺负赵韵湘,有了赵韵婉后,他们又联合欺负赵韵婉。
好在有赵母管着,他们两个能注意些。
今天赵韵燕看见秦家送来这么多聘礼,心里本就不平的天枰又倾斜一些。
站在赵韵婉身边,阴阳怪气地说道:“小妹,有没有请人好好看看,这些东西是不是真的?”
赵韵婉马上就要出嫁了。
可是母亲和弟弟还要面对四姐和大哥。
她不想惹麻烦,只装作没听懂四姐话里的意思。
“爹多爹年经商,肯定会分辨的。
多谢四姐费心了。”
赵韵燕一拳打在棉花上,心里气恼,又说:“别人家仗着县主的身份,欺负咱们平民百姓,拿一些残次品糊弄咱们。”
赵韵婉忍了忍,勉强笑道,“不会的,县主大人可不屑做这些事。
咱们也不该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赵韵燕怎么能听不出来,妹妹在骂自己。
她脸色大变,赌咒发狠道:
“别以为能嫁进县主府就把自己当人上人了。
也得人家喜欢才行,到时候三妻四妾的,纳一大堆,吃个点心都要看人家脸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