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时刻掌控局面;一面假意忧心忡忡,每日到献公榻前哭诉,言辞恳切:“大王,您一定要好起来啊,秦国不能没有您,臣妾愿以性命相换,保您安康。”那模样,任谁瞧了都觉得她情深意重。
魏夫子也不遑多让,她守在献公床边,日夜侍奉,精心照料,丝毫不见平日里的娇柔做作。她还时常对着昏迷的献公喃喃自语:“大王,您快醒醒吧,臣妾与您还有许多未竟之事,您可不能撇下臣妾啊。”眼中泪光闪烁,惹人怜惜。
丽姬得知献公病重,心中焦急,却又因身份低微,不敢贸然上前。她只能暗中向穆赫打听消息,希望能寻得法子帮助献公。穆赫宽慰她:“娘娘莫急,大王吉人自有天相,且看后续发展。”
一日深夜,秦献公悄然苏醒,唤来心腹侍卫,了解这几日众人的表现。听闻魏雯月与魏夫子的所作所为,他心中冷笑:“哼,这二人,一个比一个会演戏。”而对于丽姬的默默关切,他倒是微微诧异。
不久,秦献公康复上朝,朝堂后宫皆惊。他目光威严,扫视众人,缓缓开口:“朕此次病重,倒是看清了许多人和事。”说罢,有意无意地看向魏雯月与魏夫子。二人心中一紧,却佯装镇定。
嬴渠梁上前,关切道:“父王,您身体康复,实乃秦国之幸。儿臣愿为父王分忧,继续推行新政,望父王支持。”秦献公微微点头:“渠梁,你做得不错,新政一事,朕会斟酌。”
后宫之中,局势因献公的康复变得更加微妙。魏雯月与魏夫子意识到计划败露,开始互相猜忌、推诿责任。丽姬则因未卷入争宠丑态,反而在献公心中留下几分好感。穆赫依旧在朝堂默默耕耘,等待时机。
夜幕笼罩栎阳,宫城沉浸在一片静谧之中,唯有值夜的侍卫偶尔走动的声响。此时,一阵悠扬的吟诵声仿佛从岁月深处传来:“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这《桃夭》之音,似是对秦国当下局势的喟叹,又似在预示着未知的风云变幻。秦国的未来,究竟是走向昌盛的光明坦途,还是陷入更深的权谋深渊?无人知晓,唯有这古老的宫阙,默默见证着一切,静候历史的裁决……而那隐匿在黑暗中的权谋之手,又将在何时何地再次伸出,掀起惊涛骇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