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朗着呢,还能咂摸出味儿来呢。”说罢,对着日光端详石头,“这块,微甜带点涩,跟咱后山的野果子似的。”邻里们好奇心作祟,时常递来不同石头让他品鉴,一来二去,大伙见他吃得安然无恙,竟也习惯了这稀罕事儿。
好景不长,母亲病重卧床,药石无灵。临终前,母亲气若游丝,瘦骨嶙峋的手紧紧攥着王福生:“儿啊,娘走后,你要好好的……”王福生泪如雨下,攥着母亲的手,额头贴在床沿:“娘,是儿不孝,没多陪陪您。”
料理完后事,王福生再次背起行囊。临行前,好友李二扯住他的衣角,满脸焦急:“福生,别回那山里头了,留下来吧,家里还有咱兄弟呢!”王福生目光坚定,仿若有星辰闪烁,轻轻挣脱:“二弟,我心里有道没走完的路,尘世缘分已了,得回去。”说罢,大步迈向崂山。
此后十七八年,老王彻底没了音信。采药人偶尔嘟囔:“我瞅见个像人的身影,浑身毛,跟猴子似的,怕是那王福生哦!”“大半夜的,山里还传出诵经声,空灵得很呐!”新城百姓茶余饭后,议论不休。有人双手合十,满脸笃定:“王福生指定羽化成仙了!”也有人嗤笑一声,撇嘴道:“哼,怪人一个,白瞎了日子。”
又是一年春日,山花烂漫,漫山遍野如打翻了颜料盘。年轻后生赵轩被生活逼得走投无路,做生意赔得底朝天,科考又屡试不中,听闻王福生的故事,怀揣一丝希望踏入崂山。行至深山,云雾骤起,白茫茫一片,啥也看不清。恍惚间,他瞧见个毛发披覆的身影,正席地而坐,端详白石。赵轩心跳如鼓,手心沁出冷汗,轻声唤道:“前辈,可是王福生?”那身影未答,转瞬隐没在云雾中。赵轩呆立原地,回味良久,似有所悟,自此,崂山又多了位求道者,踏上追寻自我、超脱尘世的漫漫征途,老王的故事,也在悠悠时光里愈发神秘悠远,激励着后来人在求道之路上不断探寻、永不止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