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坐在莲花池边,冥冥之中,有股力量,勾引着他,来到人间。茫茫人海中,他一眼就看到了骑在墙上的敖颜。
不等敖颜从墙头丢下什么东西,吸引墙下人的注意,地上的李三郎也若有所感,仰头望去,恰好与敖颜四目相对。
哪吒坐在高高的屋脊之上,看着‘自己’的故事。
变化成人的龙女,费尽心机和李三郎重逢,因为紧张而紊乱的呼吸,和羞红的脸颊。
他不由自主抬手,按上自己的胸口,没有任何声音,莲藕的躯体,心脏不会跳动。
以前的血肉,时时刻刻勾着他的魂。
因为死亡而终结的故事,又因生命的重新开始而续写,李三郎,有无穷无尽的可能,他的世界广阔,雪山、大漠、秀水,他做过状元、将军、和尚。
有人爱他,他爱过她。
如果他没有成为莲藕,或许也会有这样的感觉。
有了向往,被遗忘的恨与怨,也随之疯长。陈塘关舍弃的血肉,偿尽一切,他不欠李靖的,他也没有错!
他不认错!也不要这些血肉。
李三郎不承认自己是哪吒,哪吒也不愿意承认自己是李三郎。
但六道有六道的规矩,人和龙,龙和神仙,都不能违背。李三郎和龙女,龙女和哪吒,都不可以。
哪吒还记得割肉剔骨的痛,可是,剐龙台就在那里。他总掐着点,在敖凝将要踏出天规的时候,出现在她眼前,拆散她和‘自己’。
“你们可以留在这里,和二公主为伴,不会寂寞,也不会有人打扰。”哪吒说。
众所周知,灌河中居住着二郎真君未过门的夫人,封神前相互爱慕的眷侣,因为天规不能相守。
二公主曾违反禁令,私自上天,原本是要上剐龙台的,不知怎么,毫发无损。
罚了,等于没罚。
显然有了前例,就会有后例。
哪吒不再抗拒自己曾经作为李哪吒的过往,那是他唯一做人的记忆。
不要那身血肉,又怎样呢?
到头来,父还是父,子还是子,哪吒还是错的。
他接受自己是李哪吒, 接受血肉之躯带来的六感,错的就是错的,就算他是李哪吒,是李靖的儿子,他都没有错,就算李靖是父亲,给予李哪吒生命,他都是错的。
父亲,怎么就不会错呢?
他也是李三郎。
“原来,真的是这样。”
敖颜望着哪吒,忽然笑了,这个答案太过简单,费尽周折,到头来是庸人自扰。
有时事情并不复杂,只是因为不够强大,打不过那座塔,就要认塔为父,对抗不了天庭,哪吒所唯一能做的,就是遵守天规。
她怀疑过,可是又因为对方是哪吒而打消念头。
“你是哪吒啊....”敖颜感到不可置信。
哪吒怎么会怯懦呢?
他不是凡人李三郎,是东天的神祇,威风凛凛的大将军,天兵的元帅。
他是东海之畔,打死为非作歹夜叉的哪吒,剥掉兴风作浪龙王太子龙筋的哪吒,为了保全陈塘关宁可玉碎的哪吒……
哪吒转身离开,敖颜望着他离开的背影,“哪吒!”
对方没有回头。
回到岸边,哪吒发现自己的傀儡分身早被西海二公主打了粉碎,巨响之后,二公主发现哪吒已经潜入龙宫,正欲返回,却被杨戬缠住,不让她回到行宫。
二公主气急,一剑接一剑朝杨戬砍去,杨戬只是躲,不主动出手。
见哪吒从行宫出来,杨戬一发力,逼退二公主,说了句:“抱歉。”就和哪吒一起离开。
杨戬满腹怨气,“非要来灌江是吧?!”
哪吒侧首,“对呀。”
一条龙目睹,哪有两条龙看见好。
一条龙看见怨恨一个人,两条龙看见怨恨两个,一和二谁大谁小,哪吒不知道吗?
当然是选大的。
哪吒盯着一望无垠的海面,“你是公正不阿的司法天神,我可不是无情无义的莲藕。”
他不是莲藕。
做过人,有过感情。
忽而一阵风过,海面浪起,波涛汹涌间,阵阵红光从海底照出。杨戬与哪吒对视一眼,驾云而去,徒留下海底,殚精竭虑为姐妹恢复人身的两条龙。
够她们忙活一阵的。
等她们忙完,孙悟空也就取完经书了。
一颗红珠缓缓落在敖颜手中,绰约的女子身躯,消散在红光之中,变成原型。敖颜捧着红珠,耳边依稀西海二公主的咬牙切齿。
“死杨戬,我偏不要你如意。”
“你不敢,当然有敢的人!”二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