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又掐起来,武璇只觉得任务遥遥无期。
短期内撮合这一对是不成了。
早点争取太宗皇帝的好感和信任吧。
好在这二人虽然时常对掐,但二人都是有分寸的人,狠话说得厉害,却从没真的闹掰。
每次武璇担心二人要分道扬镳时,总能得到武玥的摸头安抚。
“小妹,你别担心,我不是傻子,晋王殿下得陛下宠爱,我与他交好,陛下也会多看我两眼。”
“晋王殿下也需要我们姐妹二人,暗中观察陛下的态度,我们是各取所需,不会真闹掰的。”
“顶多就是互相看不顺眼,我可不喜欢这种小毛孩儿。”
不喜欢这种小毛孩儿?
原来在姐姐心中,李治只是个小男孩儿吗?
武玄更头大了。
她磕的这对口味阳间的cp,到底该怎么HE?
武玄心中愁啊,一愁就愁到了第二年。
鲸吞西域起点的贞观十三年。
也是李唐皇室内部,继承人战争白热化的一年。
芝麻汤圆李治就像是吃了窜天猴,迎风长个,十一岁的年纪已经高出武璇半个头,只比青春正盛的武玥矮一点点。
可谁都不敢笑看了这位年幼的晋王。
武璇私下同宫人们闲谈时,经常能听到宫人们讨论这位初长成的年轻亲王。
“宫里宫外,谁都知道陛下爱重晋王和一母同胞的晋阳公主,亲自接在身边抚养。”
“晋王殿下还是板上钉钉的,下一代肱股之臣。”
几个李治的谜底迷妹说书似的,对他大加吹捧。
“去年七月,晋王生日那天,陛下酒醉之后心血来潮,考校他突厥相关事务,该如何处置时。”
“晋王殿下答曰‘汉化突厥民,侵蚀突厥文化,加强突厥归化民的大唐归属感’。”
“此计得陛下嘉奖,陛下一口气赏了殿下三匹御马,那可是陛下做秦王时,麾下战马的后代,可见陛下对晋王的爱重。”
武璇私下也偷偷调查过其他几位皇位竞争者的态度。
曾经当这个弟弟是空气的吴王恪、魏王泰、太子承乾,纷纷朝这个弟弟投来橄榄枝。
好在这个白切黑的芝麻汤圆没被荣誉冲昏头脑,一直安心做父皇的乖儿子,更衬托得几位在突厥事务上,掐得头破血流的皇子不像话。
大唐平均气温虽高,四月份的天已然泛起热气,太宗皇帝早早便下令,今年提前移驾九成宫。
作为近侍的武璇和最近颇为受宠的武玥,自然也在陪侍之列。
这天夜里,太宗因 早间瞥见文德皇后旧物,睹物伤神,提前就寝。
武璇和一干陪侍笔墨的宫人难得清闲,四散回房,换值夜的宫人前来。
别人还能放松片刻,武璇却得去看今日值夜的姐姐。
闲来无事,她打了个呵欠,端起一盘偷偷顺来的滴酥鲍螺找值夜的武璇偷闲。
这东西就是古早版奶油,单纯提取牛奶的脂肪,丝滑绵密。
武璇又加了点小创新,混了绿茶粉和果干,味道更上一层楼。
不仅成了芝麻汤圆李治心中,排名第一的甜点,更是让她姐姐爱不释手。
这会儿武璇刚抱着点心走进门,还在整理卷宗的武玥便放下手中的公文,笑着迎上前来,边接过武璇手中的点心,边拉着武璇坐下。
夜风习习,姊妹二人肩靠肩,一边品美食,一边赏月,也不失为幸事。
偏偏就有不长眼的人硬凑上来。
宫外一阵急促的脚步声走来,报信的太监一路小跑,气喘吁吁道:“武掌赞,武才人,今日风大,晋王殿下不出宫了,说要来看书,还请您二位接驾。”
武玥听了这话,忍不住低声骂道:“真是个麻烦小子,好不容易陛下安歇了,他又不安生起来。”
“谁不安生了,我一不在你就背后骂我,还骂得这么脏,小心我背后也这么骂你哦。”
李治走路带风,一进门便瞄准了案几上还剩半碗的滴酥鲍螺,也不嫌弃是被武玥舀了半碗的点心,当下又拿了只勺子吃了起来。
随性内侍惊得半天才反应过来,劝道:“晋王殿下,您要是想吃,奴婢这就让人给您再做一份。”
李治置若罔闻,等吃完最后一勺,他两手一摊:“这东西也就吃个新鲜,吃多了腻得慌,这半碗刚刚好。”
一番小混球做派,气得武玥咬牙切齿,偏偏当着外人的面,她又不好说这是自己吃过的,只好用眼神去剜那个还敢调笑的罪魁祸首。
李治也不恼,没事人一样,笑呵呵拉着武璇说话,故意气武玥。
战火,一触即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