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舱内,空气略显干燥,绿色、黄色、蓝色的指示灯规律地闪烁。m.zhongyuege.cc风起和阿娜尔穿着标准训练服,端坐在座椅上,进行着每天的模拟训练。
这是最新的模拟操作台,一比一复刻她们将要乘坐的航天器,“曙光号”。
“在真正上天前,你们要熟悉本次任务的航天器,对每一个细节都了如指掌。”络腮胡教官站在她们身后,双手抱胸,目光锐利,发出了下一个指令:“舱内压力调节系统,检查数值。”
阿娜尔快速确认道:“数值正常。”
“下一项,能源供应模式切换。”
风起干脆利落地关闭了现行模式,流畅地切换到独立模式。操作一气呵成,没有丝毫迟疑。
教官微微颔首:“接下来,探测器姿态调整。数值在屏幕上。”
风起看向屏幕。一个个参数化成她手下的微操。输完所有参数,她的手指停在操作台的确认键上,却迟迟没有按下。
仪表盘上,代表一号探测器的数据开始出现偏差。
教官走过来。
“风起!”阿娜尔低声提醒。
风起猛然回神,快速按下确认键。屏幕上的数据瞬间回归正常。
络腮胡教官停在她们身后,双手压在椅背上,“都给我注意力集中了,下一项——”
走出模拟舱,阿娜尔摘下手套,随手扔进回收箱,边走边看向风起,“你刚才不对劲哦,风起,怎么了吗?“
“没什么,只是不小心走神了。”
“是没有睡好吗?”阿娜尔走到风起前面,担忧地看向风起,“你今天脸色也不太好。”
风起摇摇头,“可能是……担心第一批起爆装置的着陆吧。”
“哎?这可不是我们需要操心的呀,有指挥部和地面支持呢,今天我们只要看着就好了。”
风起点点头。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她想。
“快走吧。”阿娜尔抬手看了看时间,“再半个小时就该开始着陆了,我可不想错过。”
指挥中心内,大屏幕上显示着复杂的轨道模拟图,“烛龙”的模拟图像占据了半个屏幕。
总指挥坐在指挥席最前方,“美国那边怎么说?成功进入轨道了吗?”
任组长点头,“确认了,最新坐标正在传输。”
随着他的话,大屏幕上,代表猎鹰重型运载火箭的红色小点出现在“烛龙”旁边。
“三个月啊,终于是飞到了。”任组长感叹一声。
“不错,就看今天了。可惜了,我们能做的决定不多。”总指挥站起身,目光扫过大厅中的各个关键岗位,“杜铭在哪里?”
风起和阿娜尔坐在指挥大厅右侧,和严砺,还有其他任务专家们一起。
随着总指挥的脚步,风起看到了大厅中间的杜铭。杜铭坐在任务计算终端前,双手在键盘上飞快敲击,光标在数据界面间不断跳跃,代码、轨道参数、修正数据正在快速刷屏。
他的表情严肃,肩膀的手臂都呈现一种紧绷的姿态。
程昊坐在他的旁边,这时候站起身汇报道:“第一枚着陆装置在四分钟前释放了。”
全场一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转向大屏幕。一小小的个绿色光点脱离火箭轨道,向着“烛龙”飞去。光点微微闪烁,代表着它正在自主调整姿态,进入测绘轨道。
“第一枚着陆装置有最充分的时间,会先将整个‘烛龙’从南极到北极扫描一遍。”严砺低声补充,“我听说,这次要先验证一个猜想。”
“什么猜想?”阿娜尔也压低了声音。
“冰层。”严砺和风起同时开口。
“你也听说了?”严砺看向风起。
风起点点头,“我希望着陆不会被影响。”
“冰层会有什么影响?”
“会打滑呗。”严砺耸肩。
“会无法着陆,甚至损坏起爆装置。”风起沉声道。
“着陆装置进入测绘轨道。”电子提示音响起。
绿色光点沿着计算好的轨道滑行,扫描仪发出的信号波逐层穿透“烛龙”的表面,反馈回来的数据被实时翻译成可视化的地形模型。
“扫描结果正在传输过来。”程昊在终端上敲击几下,屏幕上的数据跟着开始刷新。
“这是哪里?”阿娜尔轻声问。
“是赤道。”
赤道的高分辨率雷达成像展开,不规则的地表逐渐显现出来。风起转头看去,地质专家组开始了分析和讨论。
“看起来很崎岖啊。”阿娜尔小声说。
“的确,像我从飞机上看到的丘陵地区。”严砺赞同道。
“你飞过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