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日子,刘伯温负责的事务犹如一团乱麻,错综复杂。m.ruxueshu.cc
从整饬吏治,调查那些隐匿在官场暗处的腐败线索,到筹备军饷,与各地的富商乡绅周旋协商。
从安抚饱受战乱之苦的百姓,为他们分发粮食、重建家园,到应对北方北元的军事威胁,研究战略部署,每一件事都关乎大明的根基,不容有丝毫差池。
这些任务如同沉重的巨石,一块又一块地压在他的肩头,让他感到有些喘不过气来。
此次前往魏国公府,既能将朱橚关于征讨北元的圣旨呈递给朱元璋,又能借此机会在家人面前找个外出的借口,看似一举两得,可其中的艰难与苦涩,只有他自己清楚。
刘伯温刚踏入魏国公府的大门,便有一个伶俐的小厮匆匆迎上。
小厮身着青色布衫,头戴黑色小帽,恭敬地说道:“刘相爷,国公爷吩咐了,您一来就带您去偏厅。”
说完,便在前面引路。
偏厅的门虚掩着,刘伯温抬手轻轻推开。
一股浓烈的酒气扑面而来,混合着烤肉的焦香和食物残渣的酸腐味,让他不禁皱了皱眉头。
只见朱元璋、徐达、汤和三人横七竖八地倒在雕花楠木椅上,睡得正酣。
桌上摆满了各种菜肴,有烤得金黄的羊腿,散发着诱人香气的烧鹅,还有各种精致的点心。
酒壶东倒西歪,酒水洒在桌上,顺着桌沿滴落在地上。
朱元璋的鼾声如洪钟般响亮,每一声都仿佛带着十足的劲道,震得桌上的碗筷都微微颤动。
徐达的鼾声悠长而低沉,像远处传来的闷雷,一声接着一声。
汤和的鼾声则带着几分诙谐,节奏时快时慢,让人忍俊不禁。
这三种鼾声交织在一起,仿佛一场奇特的交响乐,在房间里回荡。
刘伯温看着眼前这混乱的场景,又想起自己与陈宁等人绞尽脑汁,耗费了整整一天,才拟定出应对北元进犯的详细策略。
夜晚还得不顾疲惫,赶来向朱元璋汇报,心中涌起一阵酸涩与无奈。
刘伯温进门的声音虽轻,但还是惊动了屋内的三人。
朱元璋缓缓睁开惺忪的睡眼,看到进来的是刘伯温,原本有些紧张的神情瞬间放松了下来,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笑意:“伯温啊,你可算来了。”
刘伯温急忙上前,双手稳稳地搀扶起朱元璋,脸上满是关切之色:“陛下,您这是喝了多少酒,醉成这般模样?”
朱元璋抬手揉了揉胀痛的太阳穴,宿醉的头痛让他的声音有些沙哑:“唉,今日与徐达、汤和叙旧,一时高兴,就多喝了几杯。”
他指了指桌上的茶壶,“给朕倒杯茶来。”
刘伯温赶忙倒了一杯凉茶递过去。
朱元璋刚喝了一口,胃里便一阵翻江倒海,“哇”的一声,将腹中的秽物吐了一地。
刘伯温急忙上前,轻轻拍着朱元璋的后背,关切地问道:“陛下,您感觉怎么样?可要传唤太医?”
朱元璋摆了摆手,缓了好一会儿,才喘着粗气说道:“不用,朕没事,就是喝多了些。”
他暗自庆幸,幸好来的是刘伯温,要是换做其他几个老古董,如方孝孺之流,此刻怕是要站在一旁,滔滔不绝地讲起治国理政的大道理,那可就麻烦了。
徐达晃了晃昏沉的脑袋,努力让自己清醒一些:“陛下,咱们去隔壁房间吧,我这就叫人准备醒酒汤,再打些热水来洗漱,咱们边喝边聊。”
朱元璋微微点头表示同意。
不多时,四人来到了隔壁房间。
徐达吩咐下人煮了一份热气腾腾的醒酒汤,汤里加入了酸枣仁、葛花、枳椇子等醒酒的药材,还特意放了一些红枣、枸杞等滋补食材,香气四溢,瞬间驱散了房间里的异味。
热汤入胃,三个宿醉的人顿感舒畅了许多,原本混沌的脑袋也逐渐清醒过来。
“你们今日竟如此悠闲,在此畅饮作乐?”刘伯温的目光扫过徐达和汤和,眼神中带着几分责备。
汤和一脸疑惑地看向刘伯温,挠了挠头:“伯温,我们不喝酒还能干啥?又没什么紧急的事儿,哪像你,整日为国事操劳。”
“你们可知,今天陛…周王殿下差点把咱大明的天都捅破了!”刘伯温神色凝重,双手背后。
听到这话,三人顿时神色一凛。
刘伯温神色凝重,眉头拧成了一个“川”字,仿佛承载着整个大明的忧患。
他缓缓抬手,动作沉稳却又带着几分难以察觉的急切,探入怀中。
那怀里,藏着一份足以改变当今天下局势的关键——向北元宣战圣旨。
此刻,他将其取出,圣旨被一方绣着山河社稷图的厚重锦缎层层包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