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出征的将军们传达朕的旨意,这是朕登基后的第一战,务必一举全歼北元来犯之敌,让他们知道侵犯我大明的下场。m.ruxueshu.cc”
“一个不留,斩草除根,让他们永远不敢再觊觎我大明的领土。”
朱橚眼中闪过一丝狠厉,眼神仿佛是一把锋利的匕首,能刺痛敌人心脏。
他要让所有觊觎大明的势力都胆寒,让他们知道大明的威严不可侵犯。
“另外,此次出征所需钱粮、军饷,皆从朕的内帑中支出,无需经过户部繁琐统筹,朕要速战速决,让北元来不及反应。”
朱橚的这一决定,让在场众人都吃了一惊。
“徐先生,此事你来操办,务必雷厉风行,给诸位大臣做个表率,日后行事不可拖沓。要尽快筹集所需物资,确保军队按时出征,不得有误。”
朱橚看向徐先生,眼神中充满信任。
“是,陛下!”徐先生微微拱手,表情沉稳,心中已在盘算如何高效完成任务。
刘伯温和陈宁脸上满是震惊之色!
出兵钱粮皆从陛下内帑出,无需经过朝廷,这意味着什么?这是向朝廷官员表明,没有他们,陛下一样能把事情办好。
以往只听说过群臣架空皇帝,可如今却是皇帝架空群臣,这让他们大开眼界。
而且,陛下推行新政、筹备战事,耗费巨大,难道陛下的内帑真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当然,刘伯温和陈宁也不会冒昧询问:“陛下,您的内帑究竟有多少?”
这实在是大不敬。
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在心中对朱橚的财富浮想联翩。
他们猜测朱橚这位大明如今的新君或许有一些不为人知的财源。
既然战事无需朝廷操心,自然也不用刘伯温和陈宁头疼。
他们心中既好奇又期待,正好也可以看看陛下的决策和用人能力究竟如何。
身为臣子,自然期待着朱橚这位新君能带领大明取得这场战争的胜利,开创一个崭新的盛世。
“陛下!微臣还有一事,请陛下圣裁。”陈宁微微拱手,打破了短暂的沉默,那声音中带着一丝谨慎。
“说吧。”朱橚看向陈宁,眼中透着询问。
“陛下,臣要说的是关于与北元分裂出去的瓦剌部的和谈事宜。如今北元进犯,边境局势紧张,瓦剌的态度也至关重要。臣以为,我们可以利用瓦剌与北元之间的矛盾,进行和谈,分化他们的联盟,为我们应对北元争取更多的时间和空间。”陈宁神色庄重,此事同样关乎大明的边境安稳与国家利益,他希望陛下能慎重考虑。
“与瓦剌和谈?”朱橚高坐在奉天殿那雕龙绘凤的龙椅之上,听闻陈宁此言,原本平和的面容瞬间冷了下来,嘴角扯出一抹带着几分嘲讽的冷笑,恰似寒冬腊月里的朔风,刮过人心,寒意顿生。
刹那间,奉天殿内的温度仿佛骤降了几分,原本悠然飘荡的檀香气息此刻也凝滞在半空。
刘伯温与陈宁心头一震,下意识地迅速交换了一个眼神,二人似乎已然预见到一场难以避免的风暴即将来袭。
“朕绝不同意!”
朱橚猛地将手中的玉如意重重拍在御案之上,“啪”的一声脆响,在这空旷寂静的大殿中格外刺耳,震得案上的奏章都微微颤动。
他的声音如同天际炸响的惊雷,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在大殿中久久回荡,惊得殿内的太监宫女们纷纷低下头,大气都不敢出。
陈宁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好似被寒霜打过的枯草,毫无血色。
他“霍”地站起身,脚步踉跄了一下,却还是强自稳住身形,几步跨到大殿中央,“噗通”一声双膝跪地,膝盖与地面撞击,发出沉闷的声响。
他额头上青筋暴起,豆大的汗珠顺着脸颊滚落,声音带着几分颤抖与急切:“陛下!这和谈之事,朝中诸多老臣皆认为可行,实是为了边境安宁、百姓福祉着想啊。”
“自太祖高皇帝驱除鞑虏,定鼎中原,开基立业以来,我大明与塞外诸部纷争不断,战火连年。边境百姓饱受兵燹之苦,田园荒废,流离失所,哭声震天。”
“如今若能以和谈止干戈,换来边境长久太平,实乃天下苍生之幸。况且,瓦剌此次遣使而来,所携礼品丰厚,言辞恭敬,尽显诚意。若陛下断然拒绝,恐战火重燃,百姓又将陷入水深火热之中啊!”
陈宁一口气说完,额头已布满汗珠,他微微抬起头,眼中满是哀求之色,望向高高在上的朱橚。
刘伯温也缓缓跪地,他脊背微微弯曲,好似背负着千斤重担。
他眉头紧锁,语气低沉而恳切:“陛下,臣等明白陛下的顾虑,也深知陛下心系天下,胸怀万民。可如今我大明虽兵强马壮,将士们骁勇善战,但多年征战,国力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