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温,身为内阁大学士,站在群臣之首,一袭绣着仙鹤的绯色官服,在日光的映照下,愈发显得庄重而醒目。m.shangyuewu.com
此刻他眉头紧紧拧成一个“川”字,下意识地微微摇头,嘴唇轻启,似乎有千言万语想要倾诉,可最终还是将话咽了回去。
刘伯温明白朱橚作为大明新君,做出这样的决定必然有着深远的考量。
只是这变革来得太过迅猛,与他一直秉持的循序渐进、稳扎稳打的治国理念背道而驰,他不禁在心中暗自叹息:“周王殿下此举,虽不知其深意究竟何在,但看样子是铁了心要推行下去。只盼这变革能平稳过渡,莫要引发太大的动荡才好,不然百姓又要受苦了。”
就在众人议论纷纷、气氛愈发紧张,仿若暴风雨即将来临之际。
朱橚缓缓站起身来,轻轻抬起右手,在空中缓缓挥下,这看似简单随意的动作,却仿佛蕴含着一种无形的力量,如同春风拂过湖面,原本喧闹嘈杂的朝堂瞬间安静了下来。
大臣们纷纷闭上嘴巴,目光齐刷刷地投向朱橚,眼神中满是敬畏与期待,等待着他接下来的话语。
“朕深知诸位爱卿皆是我大明的中流砥柱,平日里夙兴夜寐,一心奉公,朕又怎会让你们寒心?”
朱橚的声音低沉而醇厚,犹如黄钟大吕般在大殿中悠悠回荡,声音仿佛带着一种穿透人心的力量,让人不由自主地心生敬畏。
他眼神平和,扫视着殿下的群臣。
“朕,绝不会让你们白白献出田产。”
朱橚微微停顿了一下,目光如同一把锐利的剑,在众人脸上一一扫过,仿佛要洞察每个人的内心想法。
随后,他提高音量,字字掷地有声地说道:“田产上缴之后,应天官员的田地补偿将比其他地方高出两成。”“每亩田地一次性补偿上等精米十五石,另加五千文钱。”
“同时,朕决定废除旧的禄米俸禄制度。往后,所有应天城内的宗室、官员,俸禄将以新的体系发放。”
朱橚神色庄重,目光坚定,声音中透着不容置疑的决心,“新的俸禄,一部分为足额发放的银两与文钱,另一部分则为新培育的高产精米。这新粮种,乃是开封农学院下属研究所的师生们,历经数年,在田间地头日夜钻研,从选种、育种,到反复试种改良,才培育出来的,产量高,口感好,营养也更为丰富。”
“作为补偿,每人每年的银两与文钱俸禄总和翻倍。如此一来,诸位爱卿既能享受到货币俸禄的便利,又能获得优质的粮食供应。”
朱橚进一步解释道,目光中透露出对大明未来的期许,“这新的俸禄体系,是朕综合考量国家财政与官员生活需求后制定的,旨在让诸位爱卿安心为朝廷效力,不必再为俸禄之事烦恼。”
此言一出,群臣先是一愣,脸上露出难以置信的神情,仿佛听到了天方夜谭,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紧接着,惊喜之色如同春日里绽放的繁花,在他们的脸上肆意蔓延开来。
每亩田补偿十五石精米和五千文钱,这补偿相当丰厚!
而且每年的俸禄翻倍,还包含优质精米,这等优厚的待遇,实在是前所未闻。
大臣们的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刚刚的不满和忧虑瞬间消散得无影无踪。
他们开始在心中暗自计算自己能得到的好处,有的官员忍不住低声自语:“如此一来,我家的收入不仅不会减少,反而会大幅增加,陛下果然圣明!这新粮种之前就有所耳闻,没想到如今能直接受益。”
还有的官员则满脸庆幸:“幸好陛下考虑周全,不然这次可真是亏大了。往后可得好好为陛下效力,不能辜负了这份圣恩。”
刘伯温听到朱橚的话后,心中也在快速盘算着。
他身为内阁大学士,按照品级,名下有两百亩职田。每亩田补贴十五石精米,那就是三千石精米,还有十万文钱。
每年的俸禄原本是两万两白银和八万文钱,翻倍之后,银两与文钱的总和相当可观,再加上新体系中的精米俸禄。
想到这里,刘伯温不禁微微颔首,心中暗自感叹:这等丰厚的待遇,足以让家人过上富足无忧的生活。
陛下如此厚待臣子,若是自己还不能尽心尽力辅佐,那实在是有负圣恩。
再想想那新粮种,若是能在全国推广,百姓的日子也能好过许多,陛下这是为大明的千秋万代着想啊。
朱橚看着群臣的反应,脸上露出了一丝满意的微笑。
他微微挺直身子,神色庄重,如同一位守护着家国的神祇,说道:“先皇推翻爆元,是为了让天下百姓皆安!”
“新政若能长久施行,必然会为我大明江山带来长治久安的荣光!”
“这份荣光,我老朱家不会独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