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爷千岁千岁千千岁!”
赵猛仰头高呼,声音仿若滚滚惊雷,冲破云霄,每一个字都饱含着他对朱橚那坚如磐石的忠诚与至高无上的敬意。m.wangzaishu.cc
声浪在王府庭院中来回激荡,惊起檐下栖息的飞鸟,扑腾着翅膀仓皇逃离。
朱橚听闻,脸上不由自主地浮现出一抹欣慰的笑容,那笑容里满是信任与期许。
他微微颔首,语气温和却又不失威严:“好了,快回去准备吧,本王期待你的表现。待事成之后,你便是我大明的大将军,位极人臣!”
朱橚的眼神中闪烁着志在必得的光芒,仿佛已经看到自己登上皇位,掌控天下的那一刻。
第二日破晓,应天府仿若被一层厚重无比的铅云狠狠压顶,沉闷压抑的气息弥漫在城市的每一寸空气里,让人胸腔发闷,连呼吸都变得沉重而艰难。
铅云低垂得几乎触碰到了屋顶,仿佛下一秒就会轰然压下,将整个城市碾成齑粉。
街道上冷冷清清,行人寥寥无几。
偶尔有几个匆匆而过的身影,个个神色慌张,脚步急促踉跄,好似身后有洪水猛兽在追赶。
他们眼神中满是恐惧与不安,左右张望着,时刻警惕着未知的危险,仿佛这座城市即将迎来一场灭顶之灾。
奉天殿外,文武百官神色匆匆,脚步急促而沉重,每一步踏在地砖上都发出“砰砰”的闷响,仿佛奔赴的不是朝堂,而是一场九死一生的残酷战场。
他们的身影在昏暗压抑的天色下显得如此渺小,却又肩负着大明江山社稷的重任。
他们三两成群,或是交头接耳,话语间满是对局势的忧虑与不安;或是眉头紧锁,神色凝重,独自沉思着即将到来的朝堂风云,每个人的眼中都透着深深的疑惑与揣测。他们的声音在空旷的广场上回荡,交织成一片令人窒息的紧张氛围。
今日的朝堂,究竟会发生怎样的惊变,无人知晓,这份未知如同一块巨石,沉甸甸地压在众人的心头,让人忐忑难安。
朱允炆身着绣满金线与繁复龙纹的蟒袍,在一众亲信的簇拥下阔步迈向朝堂。
蟒袍上的金线在熹微的晨光中闪烁着冷冽的光,好似流淌的熔金,与他此刻眼中炽热的渴望相互映衬。
他的脸上洋溢着按捺不住的兴奋,嘴角高高扬起,带着一丝志得意满的张狂,仿佛那至高无上的皇位已然稳稳落入他的掌心,任谁也无法夺走。
每一步,他都走得昂首挺胸,意气风发,仿佛整个世界都已在他的脚下臣服。
徐达一袭玄色朝服,身姿挺拔如松,步伐沉稳且有力,每一步落下都带着开国元勋独有的气势与威严。
他的眼神如寒夜中的寒星,锐利而深邃,不动声色地扫视着周围的一切。
当瞥见朱允炆那得意忘形的模样时,他的眉头不易察觉地拧成了一个“川”字,眼中闪过一抹转瞬即逝的厌恶。
“太子朱标虽已离世,可这皇孙竟如此急切地觊觎皇位,简直是利令智昏!”他在心底暗自思忖,想到此处,眼神瞬间变得如出鞘的利刃般凌厉,毫不避讳地向朱允炆投去一道冰冷的目光,那目光仿佛能穿透人心,让朱允炆的内心猛地一紧。
徐达一生为大明江山南征北战,历经无数生死,对皇位传承的规矩看得比性命还重,绝不容许任何人肆意践踏祖宗的法度。
朱允炆正沉浸在即将登顶权力巅峰的美梦中,突然感觉背后一阵寒意袭来,仿佛有一道冰冷刺骨的目光穿透了他的脊梁。
他下意识地回头,恰好对上徐达那如炬的目光,那目光中燃烧着愤怒的火焰,又似锋利的冰刃,直直地刺向他的内心深处。
朱允炆心中一惊,身体不受控制地微微一颤,但他很快便强装镇定,脸上扯出一丝勉强的笑容,装作若无其事地移开了视线。
他深知徐达在朝中的威望与地位,此刻还不是与他正面交锋的时候,只能暂且隐忍。
随着一位又一位重臣陆续步入朝堂,奉天殿内的气氛愈发凝重,仿佛空气都被这压抑的氛围冻结成了冰。
李善长、汤和、蓝玉、冯胜、傅友德、宋濂等朝中元老级人物纷纷到场,他们的每一次脚步声,都像是在为这场即将上演的朝堂大戏敲响沉闷的战鼓。
此时,一位身形清瘦、面容冷峻的官员,悄然站在了刘伯温身旁。
他身姿挺拔,犹如寒松立雪,眼神中透着一股深不可测的智慧与沉稳,静静地审视着周遭的一切。
然而,朝堂之上本就人员更迭频繁,此刻又正值朱元璋驾崩,局势波谲云诡。
大臣们有的眉头紧锁,低声与身旁之人密语,讨论着皇位继承的微妙平衡;有的则目光游离,暗自盘算着自己在这场权力风暴中的得失。
一位老将面色凝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