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锦程在一旁听得一头雾水,他挠了挠头,满脸困惑地问道:“王爷,可您也是王爷啊!难道陛下殡天了,还有王爷您不能出头的道理?”
“当然不是,这朝堂局势的变化,孤定要参与其中,不过就是要和那些朝堂大臣、各方势力们较量较量罢了。www.guiyunwx.org”朱橚睁开眼睛,眼中闪过一丝决然。
“先别急着回应天,让他们再闹一闹,你去把徐先生叫来,就说我有要事与他商议。”朱橚看了刘锦程一眼,那眼神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刘锦程虽然满脸不解,但还是恭敬地对着朱橚行了礼,然后转身快步退下叫徐先生去了。
朱橚静静地看着面前这些被精心整理的医书和农事记录,想到了明年自己研究的新药和新作物可能会有新的突破。
没错,这些年他热衷于研究医药和农事,从他小时候有了自己的势力开始,他便用手中的钱财组建船队,出海寻找各种珍稀药材和高产作物。
有时候钱不够,他还会向老朱求助。
幸运的是,这些东西虽然难找,但凭借他的身份和努力,还是有所收获。
难得的是,将这些药材和作物引入后,还要研究如何让它们适应大明的环境,发挥最大的作用。
就单说一种新引进的高产作物,所有从海外归来的人都说,简单,好种植,产量高。
但实际上,当朱橚正儿八经把它种下去的时候,才发现其中的艰难。难度最大的是气候和土壤的适配,这个时间段的土地,只有特定的区域才能满足这种作物的生长需求。而且,种植技术、防虫防害方面都存在着一定限制。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精心钻研,稍有差错,产量和药效就会大打折扣。
但好在他是王爷,而且是没有参与争斗,一心钻研的王爷。除了喜欢医药农事外,没有其他把柄。早早地就让朱元璋把他安置到了开封。
在开封,朱橚组建了一个研究机构,专门负责研究这些医药和作物要如何改良,要如何推广。
朱橚从各地召集了精通医术的郎中、经验丰富的老农和学识渊博的学者,共同投身到这个伟大的事业中。
在这些年的研究下,这些医药和作物有了显著的成果。
新作物的产量从刚开始的亩产三百斤,达到了现在的八百斤,翻了近三倍。
这些年的艰辛,犹如一道道刻痕,深深烙印在朱橚的心底。
那些不眠的夜晚,他对着烛光反复翻阅古籍,与谋士、医者彻夜探讨,每一个字、每一个药方都承载着他的希望与焦虑。
田间地头,烈日高悬,他不顾烈日炙烤,亲自参与农事试验。
那些为了寻找珍稀草药而深入深山的日子,危险重重,他与随从们风餐露宿,克服了无数艰难险阻。
有一次,为了得到一味传闻中的良药,他在陡峭的山壁间攀爬,险些失足坠落。每一次的挫折,都未曾让他退缩,反而让他愈挫愈勇。
为了培育新的农作物品种,他召集各地的农匠,设立专门的试验田,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无数次的颗粒无收,无数次的质疑与嘲讽,都未能动摇他的决心。
他深知,这些成果不仅关乎自己的理想,更关乎天下百姓的福祉。
新研制的药物也在不断地试验和改进,为百姓的健康带来了新的希望。
看着这些新培育出来、生机勃勃的幼苗和记录着研究成果的医书,朱橚不由得眯起眼睛。
朱橚的目光在那一本本记载着心血的医书和茁壮成长的幼苗间游移,眼神渐渐变得迷离。
恍惚中,他仿佛置身于繁华的大明街市,百姓们面带红润,脚步轻快,孩童嬉笑玩耍,商贾吆喝买卖,处处洋溢着富足安乐的气息。城市的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农田里麦浪翻涌,军队士气高昂,整个大明在他所推动的医药与农事成果的滋养下,如日中天,国力强盛,万国来朝。
只有朱橚知道这些成果的潜力究竟有多么巨大,足以将大明带向一个难以想象的辉煌巅峰。
就在朱橚陷入沉思之际,王府的庭院中,一道灰影缓缓浮现。
一位身着灰袍的中年男子,正稳步朝着书房走来。
他身形在日光下拉得修长,每一步落下都不疾不徐,沉稳有力,仿佛踏在历史的节点上。微风拂过,灰袍轻轻飘动,更衬出他身姿的挺拔。
待走进书房,男子微微躬身,双手抱拳,行了一个标准的大礼,声音低沉而恭敬:“王爷。”那声音仿佛裹挟着岁月的沉淀,沉稳中透着忠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