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而一路上顺顺利利,走了两个月的太平之路。
光阴迅速,时间飞逝,已经到了早春时节。
梅英落尽,柳眼初开。山林翠色,草木青芽。
这一天,唐三藏将右手搭在额头,遮住夕阳,往远处山坳里一看,便有殿阁沉沉,楼台隐隐。
“大哥,前面可是有人烟所在?”
唐三藏高声问道。
两三个月没遇到凡人,他这内心就是有点不得劲。
大抵,从内心来说,即便他想修炼成佛,此时也自认是个凡人。
不入凡尘,又怎脱凡尘?
“不是道观就是寺院,总归是出家人之所。
兄弟们走动起来,去那里借宿一晚,沾沾人气。”
孙悟空这般说着,随后三众就一起赶去,不一会儿就到了山门之前。
三山门外,巍巍万道彩云遮;
五福堂前,艳艳千条红雾绕。
抬眼望去,这深山老林荒无人烟之所,却有一个无比雄伟之寺庙。
层层殿阁,叠叠廊房。钟鼓楼高,浮屠塔峻。两路松篁,一林桧柏。
看这规模,就是一些小国王宫也比不上。
见此,唐三藏便想起曾经孙悟空说的话。
僧人不事生产,鱼肉百姓!
这么大的寺庙,得蛊惑多少信徒,压榨多少劳力啊?
荒郊野岭,路途不便,兴建这般大的寺庙。
唐三藏感慨的不是寺庙之雄伟,而是伪佛之荼毒。
“上刹只园隐翠窝,招提胜景赛娑婆。
果然净土人间少,天下名山僧占多。”
有感而发,唐三藏便吟诗一首。
西方极乐,人间净土。却不知佛门本就是罪孽之地。
最是应该无欲望之地,反而因伪佛占据,眼中充斥欲望。
一边说众生平等,一边又将佛门强者乃至信徒划分成三六九等。
如果唐三藏有着孙悟空的记忆,必然会说一句,这群秃驴又当又立。
“你这僧人,怎么如此不识好歹?我佛普度众生,便是占据名山,也是应该的,怎敢妄言!”
就在这时,一道声音从山门之后传来。
随后就有一群僧人走了出来。
为首的僧人头戴左笄帽,身穿无垢衣。脚踏草鞋,手执木鱼。
端的肥头大耳,实在身宽体胖。耳朵上挂着两个铜环,腰腹间围着半匹绢带。
“哈哈哈,是贫僧失礼了,各位莫要计较。”
唐三藏走到孙悟空身前,两手合十,上前道了个歉。
没必要和凡人信徒一般见识,丢份。
“哼!你们是哪里来的,来贫僧山门作甚?”
大耳和尚冷哼一声,见唐三藏袈裟华丽,眼中闪过一丝光芒。
院主最喜袈裟,待我将这云游僧人诓入寺内,再做定夺。
到时候,院主一高兴,必然少不了赏赐好处。
或许下山用降魔杵给那些信女开光的名额,也当有我一个。
还有这白嫩的公子……同样有好处!
大耳和尚心中不断盘算着,脸上却不动声色。
“贫僧乃是东土大唐……天黑路滑,欲在贵寺宝刹借宿一晚。”
唐三藏自然不知道眼前僧人心中所想,只是客气地答道。
“云游在外,凡见山门,就有出家人三斗米分。
你既然是远来和尚,先前失礼便不与你计较了,快随贫僧进去。”
大耳和尚顺势说道。
闻言,唐三藏口称慈悲,便往前走去。
他这一走动,就把原本挡住的孙悟空给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