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午先搞了500串。
放在厂门口的糕点门市部销售。
滨江的冬天相当适合售卖糖葫芦,500串糖葫芦插在十个垛子上,在门市部的门口一字排开。
跟摆了十个稻草人似的,场面相当壮观。
因为是前店后厂,一手货源销售,他们的零售价跟人家的批发价一样,每串糖葫芦一毛二。
所以,五百串糖葫芦,仅用两个小时就被自家职工抢购一空了!
大家每月有固定工资进账,给孩子们买串糖葫芦甜甜嘴,还是舍得花钱的。
陈谦下班时要经过糕点门市部,望着门前那一排稻草人,他忍不住在心里啧啧了两声。
这个小叶厂长可真是……
干工作总是高调张扬、大张旗鼓,生怕人家不知道她办了大事!
上次的樱桃糖水就弄得挺热闹,这次的糖葫芦又被她搞出花来了。
从车间到门市部,步行顶多十分钟,她就不能把货一点一点送过来?
非得哐叽一下弄来十个垛子?
厂里哪个产品的利润不比糖水和糖葫芦高?结果利润最低的反而闹出的动静最大!
陈谦站在人行道上,旁观了一阵职工的抢购热潮。
搞不懂冰糖葫芦有啥可抢的,但他还是不由自主挤进人堆,交出去两毛四分钱。
陈厂长再次走出人群时,瞅一眼自己手里的两串糖葫芦,出神地想,叶满枝已经开始在糖果车间推行《鞍钢宪法》了。
与罐头车间那会儿的低调不同,糖果车间的改革声势闹得挺大。
毕竟已经有成功经验了,而且老牛厂长也表现得相当支持。
这不就被叶满枝钻空子了嘛!
老牛是否真的支持,班子成员心里都有谱。
从他毫无实际行动的表现来看,牛恩久肯定是不想改革的。
可是,叶满枝就能装傻充愣,对糖果车间的工人说,牛厂长大力支持搞改革。
陈谦举着两串糖葫芦想,自己也不能太实在了。
要不然就跟滑不留手的小叶厂长学一学吧,也在饼干车间推行一下《鞍钢宪法》。
小叶厂长这会儿正站在门市部的另一边,琢磨着是否要给闺女买一串糖葫芦回去。
犹豫一阵后,她决定还是不给闺女买了,让她跟小朋友们一起吃过年福利,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那幸福感和满足感肯定更高!
因此,小叶厂长转进不远处的副食品商店时,手里的糖葫芦只有一串。
站在商店的玻璃窗边,一边看着街上的热闹,一边咔嚓咔嚓。
把整串糖葫芦全部吃光光,她才一抹嘴,没事人似的坐车回家了。
自打她答应了帮儿童团采购糖葫芦,吴玉琢就天天询问糖葫芦的生产进度。
今天刚放学回来,她便跑进来问:“妈妈,糖葫芦做好了吗?”
“做好了,你们明天派人去厂里买吧。但是要想按照出厂价拿货,最少得拿50根,你们儿童团得多买两根。”
吴会计很有责任心地问:“妈妈,出厂价是多少钱呀?”
“一毛钱。”
叶满枝心知她不懂这个,于是给她详细科普了出厂价、批发价和零售价的区别。
“出厂价一毛,批发价一毛二,零售价可能要卖到一毛四或一毛五。你们从别处买50串糖葫芦要按批发价拿货,但是从我们厂直接拿货,可以省一块钱。”
吴会计兴奋地说:“那我们明天就能吃到糖葫芦啦?我要去告诉团长!”
“嗯,你们明天派人来厂里买吧,带着公社的介绍信,最好再有个成年人跟着。”
吴玉琢重新穿上花棉袄,自个儿戴上围巾帽子手套,连晚饭都来不及吃,又小兔子似的窜出了门。
叶满枝望一眼动如脱兔的吴会计,心说,幸好住在军事学院家属院里,否则她还真不放心让五岁的小屁孩到处乱跑。
儿童团的大部分孩子都要上学和上幼儿园。
要等到团长和副团长放学,才能来食品厂采购糖葫芦。
叶满枝清楚他们的放学时间,所以,第二天下班后一直在厂里等着。
按照她的设想,这次来采购的人应该是公社干部,外加两个儿童团团长。
然而,她在门市部门口却看到了穿着军大衣的吴峥嵘,以及一长长长串孩子!
“吴所,你怎么来了?”叶满枝赶紧迎上去问。
“问你闺女吧。”吴峥嵘在闺女帽子的绒球上弹了一下,“她说要有大人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叶满枝吴峥嵘》 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