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网提供的《叶满枝吴峥嵘》 100-110(第3/25页)
也没她的份。
叶满枝一边感叹自己下手晚了,一边接过名册,从上往下查看还有哪些适合她的岗位。
生产计划科长和供销科长都空着。
她想当供销科长,但是考虑到供销工作要经常出外勤,她又放弃了。
最终给自己报名,当了生产计划科长。
叶满枝能捞到一个计划科长,纯粹是陈莹特殊关照她。
建厂计划是她提议的,她又有过办厂经验,这才让她在管理层占了一席之地。
除她以外,一年级再没有其他人进入这个系办工厂的管理人员名单。
几乎全被大二大三的调干生,以及学生干部瓜分了。
其他人若想进来,只能等着大三这一届的学生毕业。
叶满枝感叹一句大学也是个小社会,便将心思重新放到了期末复习上。
因着要开系办工厂,大三那批学生被苗主任塞进一家综合机械厂,下车间拜师学艺去了。
等他们学成归来以后,就是系办工厂的第一批工人。
课余时间要去工厂劳动,算作大三的实习成绩。
叶满枝觉得工厂里连工人都没有,她这个计划科长就是挂个名而已,真正上岗恐怕要等到明年开春了。
然而,距离元旦还有三天的时候,陈莹却带着供销科长找到了她。
系办工厂的管理制度是完全按照正规工厂制定的,陈莹是副厂长,分管生产计划科、财务科和供销科。
“咱们机械厂的厂址已经选好了,也进行工商登记了,虽然还没正式生产,但有些事要提前准备。产品生产出来以后,还要能销掉才行。所以,最好能把咱们厂的产品纳入国家计划,由国家进行统购包销,能给咱们省下许多麻烦。”
叶满枝问:“机械厂要生产什么产品?”
“四个型号的鼓风机,各种教学模型,吊车减速箱,还有各种五金零件。这些都是大二大三上课学过,有过生产经验的。”
叶满枝想了想说:“据我之前的经验,明年的生产计划,计委早在十一月份就计划好了,各厂应该已经拿到计划表了。咱们现在才准备纳入国家计划的事,已经有些晚了,可能得找找关系门路。”
陈莹颔首说:“苗主任已经帮咱们联系了市计委的同志,我下午就带人去谈。另外还有五金公司和钢厂那边,可以去跟他们谈谈来料加工业务。”
叶满枝接下了去五金公司的任务,第二天就带着体育委员赵金花同学,一起去了省五金公司。
站在五金公司门口,望着那气派的四层大楼,赵金花喃喃:“班长,人家公司的经理能搭理咱们吗?”
“这是苗主任介绍的关系,据说咱们系里去年的技术课作品,全卖给了五金公司,一回生二回熟,应该可以吧?”叶满枝觉得省大系主任的面子还是有些用处的。
然而,两个大学生很快就意识到,省大系主任的面子,在省五金公司这样的大单位面前,屁用没有。
苗主任给的联系人是五金公司副总,那她们就只能拜访这位副总。
被门卫放进去以后,她俩在会客室等了两个多小时,愣是没见到这位副总的人影。
叶满枝在心里默默盘算了一下,省五金公司的副总,可能是副厅级干部。
她当街道副主任的时候,年底的会议不断,轮到人家公司副总这里,事情肯定更多。
人家真未必有时间会见两个大学生。
而且还是上门求人的大学生。
俗话说,求人低三等。
此时倒是应景了。
两人在会客室里等了一下午,当然她俩不是干等的,临近期末,她们是带着课本来的。
一边复习,一边等人。
可惜人家领导实在抽不出空来,只能约下次。
等叶满枝询问秘书,可以约在哪一天的时候,人家又说最近一周都排满了。
叶满枝没办法,只能打道回府。
供销科长苏芮是去钢厂联系业务的,回学校以后,主动跑来叶满枝这里打听进度。
发现她也与自己一样没见到正主以后,嘟囔道:“老苗的面子是不是不好使啊?”
叶满枝呵呵笑:“咱们是求人的一方,又不能给人家塞什么好处,即使是校长的面子,也未必管用。”
苏芮刚当上供销科长,工作很有热情,之后又往钢厂跑了两天。
而叶满枝只往五金公司跑了那一趟,后续就再没什么动静了。
若是寻常时候,她不介意表现积极一点。
但她现在毕竟是个孕妇,外面天冷路滑,她可不想主动上门吃闭门羹。
省大系主任的面子没用。
在对方看来,她这个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