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儿本以为调派数支大军能很轻易的攻破苏军防线,可最终结果却跟他所想的天差地别…
首先也是最关键的一点是德部队军缺少补给,后方补给运上来分发下去后,每支部队能拿到手的补给对比以前来说可以称得上是相差甚远。m.shangyuewu.com
炮兵部队只能发动一两次的大规模掩护,随后部队就没有炮弹了…
空军部队也是一样,他们负责运输弹药燃油的运输部队行进速度并不快且德军后勤现在都是优先供给装甲部队。
所以空军部队能得到多少补给就陷入了未知数。
装甲部队的情况更为严峻,不少坦克其实连燃油都没有经过多少补充,在接到希儿的调令后匆匆忙忙赶来集合,简单加上一点燃油,补充点弹药过后就参与第二天的进攻行动。
德军各部队的弹药,食物与医疗补给也处于红线之下。
由于瓦列里之前制定的‘迁徙行动’,很多德军部队没能从村子亦或者城镇中搜寻到太多的补给用来补充部队。
瓦列里还在防线前铺设了大量地雷,德军如果不想耗费人力去一个个排雷,就得去消耗现阶段对于德军来说相当宝贵的弹药去清理道路。
想要速胜目前来说是绝无可能,德军只能一公里一公里的往前缓慢推进,尝试着将苏军一点一点往后推出沃洛科拉姆斯克。
负责这次行动的总指挥是第九集团军的步兵上将,阿道夫·施特劳斯。
比起莫德尔,曼施坦因,古德里安,霍特,隆美尔等名将,施特劳斯的名声可能并不响亮。
但阿道夫·施特劳斯是从1898年就开始在德意志军队中开始服役的老兵。
德意志大大小小的事他全都经历过,且在一战中他在不同的部队都服役过,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荣获已经超过十枚勋章,也是一名久经沙场,经验丰富的老将。
作为一名老将,施特劳斯其实是比较求稳的,他认为目前德军的情况其实不适合强攻苏军防线。
希儿目前要求迅速突破苏军防线纯属是无稽之谈。
因为现阶段的补给不到位,德军想要突破苏军防线就要付出许多不必要的代价,造成许多不必要的牺牲,届时德军能否一口气突破苏军防线,占领莫斯科都是个未知数。
所以施特劳斯被任命为这次行动的总指挥后,他的指挥稍显消极。
只是通知各个部队在重炮掩护下进攻一次,能破苏军防线就打个速通,如果没能迅速突破苏军防线,就徐徐推进,尝试用兵力优势压垮苏军防线。
没必要耗费太多士兵的性命在苏军这些条防线上以求速度突破。
由于施特劳斯的指挥略显消极,再加上苏军防线的重重堵截,德军各支部队的推进速度并不算太快。
也是因为德军各支部队前进的速度略慢,让补给消耗的速度并不算太快,这让许多部队都借着来之不易的空隙勉强喘口气。
时间马上来到了25号,德军按照施特劳斯的设想一步步用着兵力优势来压垮苏军防线。
德军在正面以及左侧的战斗都取得较为不错的成果。
正面,德军两支步兵军借着昨天撕开的防线缺口,开始循序推进,先锋部队已经快要到达沃洛科拉姆斯克这座小城附近。
侧面,56装甲军的骷髅师与第三摩托化步兵师也取得较为不错的战果。
成功硬生生耗费人命拿下一道苏军防线,两支部队随后尝试着继续向沃洛科拉姆斯克侧后方挺进,尝试着压垮阻挡在前面的苏军防线。
但希儿对德军的前进速度非常不满意,在他的想法中,德军数支装甲军应该如同闪电一般刺穿苏军的防线,争取用最快的速度突破沃洛科拉姆斯克防线,将苏军凸出来的这一小块迅速吃掉。
然后迅速推进到新彼得罗夫斯克,争取从这个方向一口气推进到莫斯科。
希儿,以及最高统帅部全都催促总指挥施特劳斯指挥部队迅速将苏军这条防线给打穿。
施特劳斯表示没有补给,部队的前进速度能够保持现在这样已经很不错了,弹药,医疗物资,部队在各个方面都有很大的缺口。
各支部队得节省弹药,为接下来的持续性战斗提前做准备。
施特劳斯觉得补给问题德军一时间肯定无法快速解决,既然无法快速解决,就得先为接下来的战斗提前做准备。
想要部队快速进攻,首先你得能拿的出来相应的补给,否则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