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德军集结军队的表现,罗科索夫斯基与瓦列里都有觉察。www.huimengwx.com
因为德军对于自己的部队调动根本没有半点隐藏的意味,就是大大方方告诉你我们在集结部队。
按照德军大部分军官的设想,他们已经兵临莫斯科不远处,苏军是万万不可能主动放弃这大片阵地的。
事实上也确实如他们所想,在经过商议后,不论是罗科索夫斯基,亦或者是瓦列里,他们都不打算就轻易的将阵地拱手让给德军。
既然德军向这个方向增兵,那么苏军的应对方法很简单,其一是继续按照瓦列里所构筑的数道防线来拖住德军。
按照瓦列里的估算,德军若是能在泥浆期发动一场大规模攻势的话,前线刚刚集结不久的补给肯定撑不了太久就得被挥霍干净。
苏军要继续发挥自己的长处,熟练的继续运用‘拖’字诀。
其次,苏军也要往这个方向增兵,在历史上罗科索夫斯基指挥已经残缺不全的第十六集团军独自面对三个德军主力军也避不可免的有些吃力。
他向朱可夫进行求援,可老朱手里也没有多余的援兵,他只能甩给罗科索夫斯基两个高炮营当做支援。
即使缺少援军的罗科索夫斯基竭尽全力,也未能守住沃洛科拉姆斯克这座小城,只能向后收缩防线。
因为苏军兵力太少。
现在苏军兵力也很少,单靠潘菲洛夫的第316步兵师与一支骑兵军以及第一近卫坦克师旗下的第八旅和其他零零散散的部队来守这条防线,那实在是太过困难。
而瓦列里在与罗科索夫斯基做好决定后立刻联名上表,向朱可夫申请援军。
收到报告的老朱在地图旁琢磨数个小时,他紧接着调取卢金中将手里第一近卫坦克师的二十辆坦克。
一支半残的步兵师,以及一支编制相对完善,刚刚在后方接收过兵员补充的一支步兵加强团,历史上的那两支高炮营,全都派给瓦列里。
最后他也将来自图拉方向的前来支援莫斯科防线第二批的布良斯克方面军的部队悉数送上。
包含一支编制完善齐全,拥有8000名士兵的步兵师,一支炮兵团,一支步兵团。
在整条莫扎伊斯克防线上,老朱暂时只能抽出这么多的兵力来支援沃洛科拉姆斯克方向。
其他部队要么就是太远,要么就是需要提防德军部队进攻,不可轻易调动。
之后,朱可夫又调集一些临时集结的民兵团来增援瓦列里。
经过为期两天的调兵遣将,瓦列里手底下算上罗科索夫斯基的第十六集团军以及之后赶来的增援部队,集结的部队已经超过8万人。
8万人,对于现阶段陆军损失惨重的苏联红军来说,这些部队已经不少了。
所有部队按照瓦列里按照惯例制定的三条防线来进行防守。
苏军的战略目的就是要迟滞德军的进攻速度,将德军拖入补给严重缺乏的深渊中,迫使德军自己不得不暂且停滞攻势。
瓦列里接着又组织一批民众在新彼得罗夫斯克方向巩固新的防线。
猎人团则继续布置自己对其非常熟悉,手到擒来的陷阱。
工兵部队则负责布置更多的地雷,同时开辟出两条用来给前线部队用来撤退的安全通道。
苏军在各处都布下天罗地网,静静的等待德军进攻。
24号8点,在德军飞机短暂的轰炸过后,刚刚到位不久的德军部队都做好了进攻准备。
德军第46装甲军快人一步,尝试强渡鲁扎河,结果再次遭遇喀秋莎炮兵团迎头痛击,负责充当进攻矛头的大德意志步兵旅损失惨重。
且装甲部队坦克损失超过十辆,经过多日作战的第十装甲师只能暂缓进攻的步伐。
前来支援的第40装甲军则派出精锐第78步兵师尝试从奥斯塔绍沃村庄侧翼来突破苏军防线,同时配合装甲部队,尝试突破苏军在鲁扎河侧面的防线。
苏军负责在侧面驻守的第八旅在谢廖缅科的指挥下顽强抵抗,借着没良心炮,依靠着为数不多的装甲力量以及鲁扎河这条屏障抵挡着德军进攻。
谢廖缅科还借着瓦列里给他提供的炮兵团轰击着想要尝试渡河的德军。
而第40装甲军的坦克需要渡过许多反坦克堑壕才能到达鲁扎河河岸,他们前进的速度相当慢。
一方面是由于泥浆期的原因,另一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