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非。那原本清晰简洁的政令条文,被添油加醋、歪曲解读,到了百姓跟前,全然成了加征杂税的“合法”借口。市井街巷之中,百姓们围聚一处,各个眉头紧锁,满面愁容,声声叹息此起彼伏。“哎,听闻这京城新来的新政,本以为是咱穷苦百姓的福音,哪成想赋税不降反增,这往后的日子,可咋过哟!”一位身形佝偻、满脸沧桑的老叟,手拄着拐杖,摇头叹息,浑浊的眼眸中满是绝望与无奈。“是啊,咱累死累活在这田间刨食,一年到头也挣不了几个子儿,如今还得多交税,这不是要把咱往绝路上逼嘛!”身旁一位年轻后生也满脸愤懑,紧握拳头,一拳砸在旁边的石柱上,引得众人纷纷附和,一时间,怨声载道,百姓们对新政的抵触情绪仿若熊熊烈火,迅速在民间蔓延开来。
萧逸尘在京城,起初听闻地方反馈,新政推行顺遂,还略感欣慰,可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多的异样风声传入耳中。待他派人仔细查证,知晓真相后,顿时雷霆震怒,那满心的愤懑仿若即将喷发的火山,炽热岩浆在胸腔内翻滚涌动。“这帮混账东西,竟敢如此胆大妄为,鱼肉百姓,歪曲吾之新政!”他猛地一拍桌案,案上的笔墨纸砚都跟着跳起老高,墨汁四溅。当下,他即刻下令,亲赴地方巡察,定要将这些乱象连根拔起,还新政一个清白,给百姓一个交代。
萧逸尘的车架一路疾驰,所到之处,尘土飞扬。抵达地方后,他毫不手软,迅速展开雷霆行动。那些鱼肉百姓、肆意歪曲新政的贪官污吏,被一一揪出,当众押往闹市街口。行刑那日,烈日高悬,仿若上苍也在凝视着这场人间审判。百姓们听闻贪官要被惩处,纷纷从四面八方赶来,将那行刑场地围得水泄不通。萧逸尘身着一袭玄色劲装,剑眉星目,满脸冷峻,负手而立于高台之上。随着监斩官一声令下,刽子手手起刀落,一颗颗罪恶的头颅滚落尘埃,鲜血四溅,染红了脚下的土地。百姓们起初面露惊愕,继而爆发出阵阵欢呼,那欢呼声如雷鸣般响彻云霄,仿若在昭告天下,正义终于降临。
斩首过后,萧逸尘并未就此罢休。他转身,命人打开官仓,一袋袋粮食被搬运而出,堆积如山。“乡亲们,吾之新政,本意是为减轻诸位负担,让大家过上好日子,却不想被奸人利用,让诸位受苦了。今日起,开仓放粮,安抚大家,这些粮食皆是大家应得的!”他的声音通过内力远远传开,清晰地传入每一个百姓耳中。而后,他又亲入民间,沿着蜿蜒泥泞的田埂,步入田间地头,蹲下身子,查看庄稼长势,与那汗流浃背的农夫亲切交谈;穿梭于市井街巷,走进那烟火缭绕的茶馆酒肆,与商贩走卒促膝长谈,耐心详解新政的利好之处,一字一句,皆饱含诚意。百姓们望着他这般亲民之举,心中的疑虑与抵触渐渐消散,目光中开始闪烁出希望的光芒。
与此同时,萧逸尘深知,推行新政,仅凭一腔热血与个人之力远远不够,还需广纳贤才,汇聚各方智慧。于是,他广发求贤令,不论出身贵贱,哪怕是寒门子弟、市井布衣,只要身怀真才实学,皆可前来一展抱负,纳入他的麾下。一时间,各地贤才闻风而动,怀揣着治国安邦之梦,奔赴京城。萧逸尘亲自坐镇选拔,与他们论经史、谈兵法、商国策,一番甄别后,组建起一支精锐的智囊团,这些人来自不同阶层,却都一心为新政谋划助力,成为新政推行的坚实后盾。
然而,旧势力眼见萧逸尘面对他们的种种手段居然能够应对得如此有条不紊且游刃有余,心中不禁又惊又怒,自然不会就这般轻而易举地偃旗息鼓、善罢甘休!他们深知,若是继续在明面上对萧逸尘推行的新政百般阻挠和设障,恐怕也难以取得成效了。于是乎,这些阴险狡诈之人索性一不做二不休,施展出了最为阴狠恶毒的招数来。
他们不惜耗费巨资,大肆贿赂江湖之上那些穷凶极恶、丧心病狂的亡命之徒以及冷酷无情的杀手组织,妄图借助这些人的力量,将自己那沾满血腥与罪恶的黑手悄悄地伸向萧逸尘好不容易费尽心力招揽而来的众多贤能之士。
就在一个月黑风高之夜,整个京城都沉浸在一片宁静祥和之中,人们早已进入了甜美的梦乡。可谁曾想到,一场惨绝人寰的杀戮却正在悄然上演。数名在京城里声名远扬、才华横溢并且一直以来都尽心尽力地为新政出谋划策的谋士们,竟在这一夜之间相继惨遭毒手,命丧黄泉。他们的尸体横七竖八地倒卧在冰冷坚硬的青石板街道之上,那死状可谓是触目惊心,令人不忍直视。有的身首异处,头颅滚落在一旁;有的四肢被残忍砍断,血肉模糊;还有的胸腹被利刃剖开,内脏四溢而出……现场弥漫着浓烈刺鼻的血腥气息,让人闻之作呕。
而从这些谋士们伤口中流淌出来的浓稠鲜血,则在青石板路上缓缓蔓延开来,形成了一道道宛如狰狞巨蟒般的血河。那暗红色的血液在清晨初升太阳的映照之下,闪烁着诡异而凄冷的光芒,更是给这原本就已经无比惨烈的场景增添了几分悲凉与哀伤的氛围。
萧逸尘得知噩耗,悲痛与愤怒如潮水般将他瞬间淹没,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