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急后重等症状有较好的疗效,通过清除肠道湿热之邪,调节肠道功能,达到止泻的目的。
4. 治肺热咳嗽:地桃花根 15 克,桑白皮 10 克,桔梗 6 克,甘草 3 克,水煎服,具有清热润肺、止咳平喘的功效,适用于肺热壅盛导致的咳嗽气喘、咳痰黄稠等症状,通过多味药物的协同作用,清泻肺热,舒张气道,缓解咳嗽与气喘。
5. 治疮疡肿毒:地桃花全草适量,加少许食盐,捣烂敷于患处,可清热解毒、消肿排脓,对于热毒蕴结引起的疮疡初起、红肿热痛等症状有显着疗效,能及时控制炎症发展,促进疮疡的消退,一般敷药后数小时内即可感觉到疼痛减轻,红肿有所消退。
6. 治白带过多:地桃花根 30 克,白鸡冠花 15 克,水煎服,每日 1 剂,分 2 次服用,可清热利湿、止带,对于湿热下注引起的白带量多、色黄、质稠等症状有良好的调理作用,通过清除体内湿热之邪,恢复白带的正常分泌量与质地。
7. 治产后风瘫:地桃花根 60 克,黄酒 120 毫升,炖服,每日 1 剂,可祛风通络、养血活血,对于产后因气血亏虚、风邪入侵导致的肢体麻木、瘫痪等症状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借助黄酒的温通之力,增强地桃花根的药效,促进身体的恢复。
8. 治毒蛇咬伤:地桃花全草适量,捣烂敷于伤口周围,并取地桃花根 15 克,水煎服,可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同时具有一定的解蛇毒作用,能减轻蛇毒对身体的损害,缓解伤口的疼痛与肿胀,为后续的治疗争取时间,降低毒蛇咬伤的风险。
9. 治小儿惊风:地桃花根 10 克,钩藤 6 克,蝉蜕 3 克,水煎服,能平肝息风、清热定惊,对于小儿因外感风热、肝风内动引起的惊风抽搐等症状有较好的缓解作用,通过药物的协同作用,平息内风,解除惊风症状,保障小儿的健康。
10. 治牙痛:地桃花根 15 克,水煎,含漱,可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对于风火牙痛、牙龈肿痛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通过含漱使药物直接作用于疼痛部位,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牙痛带来的痛苦,一般含漱数次后疼痛即可有所减轻。
地桃花作为一种传统的中药材,在民间应用广泛,但在使用时需谨慎,遵循医嘱,确保用药安全,充分发挥其药用价值,为人们的健康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