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张卫红就兴高采烈地带着他们往村外走:“我先带你们到冲口看看田,再到垭口那边看地。”
农村的水田是梯田形状,一层一层向下拓展。
张卫红嘴里说的冲口,是指一个村里的第一块水田所在地,从那里基本上可以看到全村水田的全貌。
来到冲口,向下望去,除了少数几块水田还在正常耕种外,其他水田都成了旱田,长满了杂草。
“原来村里有三十多户一百二十来口人,有一百四十多亩水田。现在除了十来家外,其他都搬到山下去了。只有三十亩左右的水田还在正常播种,其它的水亩就荒了。”
陈渝心里计算了一下,提了个疑问:“我们山下每口人只有几分水田,山上怎么每口人有一亩多的水田?”
其中缘由,陈兴凡知道,他解释道:“因为山上地势高、且地力差,水田的产量只有山下一半,为了保证口粮,所以面积就要比山下大。”
“并且,山上的稻谷比山下生长周期要长,吃起来口感也比山下的要好。”
陈渝“哦”了一声,没再说什么。
随后,他们来到垭口,往下望去,根本看不出这一片是曾经种满各类粮食的土地:地上长满了各种茅草、小灌木,把土地遮掩得严严实实。
张卫红介绍道:“全村的土地基本上都集中在这一片,也有两百多亩。”
“我记得是九几年的时候,村里响应国家种植经济作物的号召,这片地全部种上牡丹,开花的时候非常壮观。”提起这事,张爱国沉浸在往昔的回忆中。
“种了大约两、三年后,种的人多了,牡丹不值钱了,才又改回种粮食。”
张卫红惋惜地说道:“当年几辈人辛辛苦苦开垦出来的土地,现在全都荒了,真是可惜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