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关在侯府,要吃有吃要喝有喝,地盘又大,顶多也就是不能出来。m.gudengge.com这种日子安乐侯不乐意过,那就进宗人府待着吧。靈魊尛説
她亲自看着。
绝对不会让安乐侯在她眼皮子底下,再闹出什么事儿来!
“那就依姨母所言。”
舒姣一口答应,她本来也就是这么想的。
话又说回来,安乐侯她不好动,这群不入流的勋贵,和那俩亡国之君,她还动不了吗?
她也明白。
勋贵是看着跟着她造反成功,眼下颇受重用,家族蒸蒸日上的人,眼热了,也想搏一搏未来。
那俩亡国之君,想法更简单。
无非就是从一国皇帝,沦落为她国勋贵,往后余生都得活得小心翼翼、畏畏缩缩而心生不甘,又怨恨舒姣导致她们国破家亡,干脆撺掇安乐侯这位废帝,搞一波大的。
就算事不成,也能恶心一下舒姣。
敢作敢当嘛~
舒姣也没客气,全砍了,一个没留。
经过一年的平稳过渡,开年之后,舒姣几乎是火力全开,各种新政搞起来,各种火器造起来,还有船!
海船!
海外那些金子银子,啊呸,海外那些未开化的野蛮人。
她们就大发慈悲,派些人过去好好教育教育她们,得让她们心里有天朝上国的概念,得让她们明白什么叫“人类一家亲”!
这是善事,是在传播文化,培养人才,是在开拓新市场啊!
一群官员已经没心思搞政斗了。
政斗?
是手上政务处理完了?还是周报月报年报写完了?或者是一年四次官员大学习的课时刷完了?
都没有?
那你还有空搞政斗?
这么闲的话,先去临海那个小国……不是,是去临海那个州府帮着搞搞教化和民生吧,正愁没人去呢。
老天奶啊!
她们是官,不是畜生。
那寻常百姓家养的牛,也就忙活拉车耕田那一阵儿,一年能歇大半年,还被农户疼惜爱护,生怕牛出半点毛病。
她们就不同了。
只要用不死,是真往死里用啊!
这么一算,比畜生还不如呢。
也幸亏舒姣真舍得给钱,那饼又是一个接一个画,好话也是一句接一句的说。
就说当朝老太傅,快七十的人了,告老还乡的折子送了三四回,回回下定决心一定要辞官。去宫里见了舒姣一面,回府又乐颠颠当老黄牛去了。
这上哪儿说理去呢?
也真别说舒姣压榨老人,实在是……没人用啊!
也怪先帝和安乐侯,这两重文轻武,一群能打的武将被埋没,各个都被磨得快没了心气儿。
冷不丁碰上舒姣这么个愿意往外打的。
嚯~
那叫一个激动,那叫一个释放本性,生怕舒姣后面不肯再打,她们又没了机会。
一个个可不得跟打了鸡血似的,出了门儿就看不住了吗?
再加上近些年来,粮草充足,兵强马壮,火力全覆盖,出门那就是碾压局。要是没打下一块地盘回朝,都不好意思说。
每次出门,一群武将都得在朝堂上打起来。
不然根本轮不到自己。
文臣们熟练往旁边躲,心里直骂——
一群畜生啊!
蠢出天的杀胚!
你们打就打,怎么每次都要误伤她们呢?搞得她们顶着乌青的眼眶上朝,很好看吗?!
前朝闹腾,后宫也没见有多消停。
不过在舒姣严格的管控之下,倒是没出现什么下毒、勾结太医、残害皇嗣这些事来,大家也顶多就是嘴上阴阳怪气、挑拨离间几句。
再不济,脾气暴躁点儿的,动动手。
都是小问题。
至少孩子一个接一个的出,都没死,也没什么病什么意外的,都养得挺好。
一晃眼数年过去,舒姣已经膝下已经有了四女三男。
最让她喜欢的,还是迟南淮给她生的女儿,舒琰。
不为别的,这孩子是真聪明!
聪明的舒姣都有种……这孩子没喝孟婆汤的感觉。
深谙“不会带团队,就只能干到死”的道理,舒姣从舒琰小时候就开始培养她,到她十二三岁,就已经在操办政务了。
至于其她孩子,真没舒琰有天赋。
机会舒姣不是没给,但每每都只有舒琰最为出色。
这偌大江山的继承人,舒姣总不能丢弃有天赋的,聪明的孩子,去选个平庸之辈吧?